【漢語拼音】mù hóu ér guān
【成語解釋】
沐猴,獼猴。“沐猴而冠”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xué)人穿戴冠帽。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zhì)。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后或亦用“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不能若人久著冠帶,比喻性情暴躁。
【成語典故】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
沛公已去,閑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杓,不能辭。謹(jǐn)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xiàn)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成語注解】
1、楚人:楚國人,在這里暗指項羽。楚,戰(zhàn)國七雄之一。領(lǐng)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為秦所滅。
2、 沐猴:獼猴。猴好拭面如沐,故稱。
【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
【成語書證】
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源)
2、《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3、《晉書.卷五五.張載列傳》:“至如軒冕黻班之士,茍不能匡化輔政,佐時益世,而徒俯仰取容,要榮求利,厚自封之資,豐私家之積,此沐猴而冠耳,尚焉足道哉!”
4、唐.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詩:“爾從咸陽來,問我何勞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
5、清.全祖望〈孫武子論〉:“當(dāng)吳人之大舉也,楚之來相拒者為子常,斯其人如沐猴而冠,而又罷于奔命之余,以遇常勝之師,兵未交而膽已落。”
【用法說明】
一、
語義說明 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zhì)。
使用類別 用在“表里不一”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1、他雖然穿著西裝革履,不過是沐猴而冠,舉止談吐仍是粗俗不堪。
2、自從他上任后,他身邊那些小人不也一個個沐猴而冠,成了單位主管了嗎?
二、
語義說明 比喻人性情急躁不安定。
使用類別 用在“浮躁好動”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1、他那副德性哪像個領(lǐng)導(dǎo)人?毛毛躁躁、坐立不安,活像沐猴而冠。
2、他是沐猴而冠,要好好地坐在這里聽一個小時的演講,根本是不可能的。
【近義詞】 衣冠禽獸,馬牛襟裾,虛有其表
【反義詞】 秀外惠中
【參考詞語】沐猴冠
【漢語拼音】mù hóu guān
【成語解釋】即“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1、宋.劉過〈水調(diào)歌頭.刀劍出榆塞〉詞:“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別,內(nèi)外與中間。”
【參考詞語】沐猴冠冕
【漢語拼音】mù hóu guān miǎn
【成語解釋】猶“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1、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不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參考詞語】衣冠沐猴
【漢語拼音】yī guān mù hóu
【成語解釋】猶“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1、元.汪元亨〈朝天子.繁華景己休〉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歸山袖。”
【參考詞語】木猴而冠
【漢語拼音】mù hóu ér guān
【成語解釋】木,通“沐”。“木猴而冠”即“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1、明.沈采《千金記.第一三出》:“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參考詞語】沐猴衣冠
【漢語拼音】mù hóu yī guān
【成語解釋】猶“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1、明.無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沐猴而冠的成語故事】
據(jù)《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jìn)入秦國首都咸陽后,屠殺城里的百姓,殺害已經(jīng)投降的秦王子嬰,并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后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xiāng)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guān)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里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jīng)燒毀,心里又想念故鄉(xiāng),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xiāng),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里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xué)人穿戴冠帽,沒有遠(yuǎn)見成不了大事,現(xiàn)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jié)果話傳到項羽的耳里,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后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xué)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zhì),沒有遠(yuǎn)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rèn)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iyu/784342.html
相關(guān)閱讀:
先知先覺_先知先覺的意思_先知先覺的故事_先知先覺造句_先知先覺
四海升平_四海升平的意思_四海升平的故事_四海升平造句_四海升平
成敗在此一舉_成敗在此一舉的意思_成敗在此一舉的故事_成敗在此
辨物居方意思解釋及成語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語故事
四海升平_四海升平的意思_四海升平的故事_四海升平造句_四海升平
成敗在此一舉_成敗在此一舉的意思_成敗在此一舉的故事_成敗在此
辨物居方意思解釋及成語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