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不育
拼音:bù yù 注音:ㄅㄨ? ㄩ?
基本解釋
◎ 不育 bùyù
(1)
[be sterile]∶不能產(chǎn)生后代;不生育;不養(yǎng)育
婦孕不育
(2)
[die young]∶猶言夭折
生子以道、女玉嬰,皆不育,烏乎,可哀也。——惲敬《亡妻陳孺人權(quán)厝志》
引證解釋
1. 不生育;不養(yǎng)育!兑·漸》:“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南朝 梁丘遲 《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
2. 猶言夭折。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仁宗 ?及親政,內(nèi)出志文,以示宰相曰:‘先后誕育朕躬, 殊(晏殊 )為侍從,安得不知?乃言生一公主,又不育,此何意也?’” 清 惲敬 《亡妻陳孺人權(quán)厝志》:“生子 以道 、女 玉嬰 ,皆不育,烏乎,可哀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9816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