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jǐn gū zhòu
【近義詞】:捆仙繩
【反義詞】:無拘無束
【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四回:“我那里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成語解釋】小說《西游記》中唐僧用來制服孫悟空的咒語,能使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緊縮,頭痛欲裂。后用來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緊箍咒造句】想把學(xué)習(xí)抓好,還是得在孩子面時時念念緊箍咒。
【緊箍咒的成語故事】
觀音送唐僧治孫悟空的東西, 里面有衣服,和緊箍咒,孫悟空好動,問唐僧里面是什么,唐僧騙他說是小時候的衣物,于是孫悟空就戴上了。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回:“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xué)好,跟那取經(jīng)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四回:“我那里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1868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