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自從中國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規(guī)以來,不少外商蠢蠢欲動,紛紛來中國投資。
釋析:“蠢蠢欲動”指敵人或壞分子策劃或開始進行攻擊破壞活動,是個貶義詞,外商投資不是攻擊、破壞。
(2)滿城風(fēng)雨:
示例:李師傅被評為勞動模范,同事們來慶賀,街坊鄰居來討喜糖,親戚好友來鬧酒,真是滿城風(fēng)雨。
釋析:“滿城風(fēng)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多含貶義,本處與句意不合。
(3)左右逢源:
示例:談起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釋析:這句是說一個孩子對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非常熟悉,能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而“左右逢源”有兩種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應(yīng)手,順利無阻,屬于褒義;二是比喻處世圓滑,屬于貶義,F(xiàn)在以貶義用法較常見。這句話重在這個孩子對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的“說”顯然兩種意思都不恰當。
(4)彈冠相慶:
示例在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上,我國選手終于實現(xiàn)了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對此,全國人民彈冠相慶,興奮不已。
釋析:“彈冠相慶”是指一個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是貶義詞。此處不合語境。
(5)道貌岸然:
示例:他,看起來道貌岸然,其實是個沐猴而冠的小人。
釋析:“道貌岸然”是指神態(tài)莊重嚴肅,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多含譏諷。此處卻貶義誤作褒用。
(6)無獨有偶:
示例:考入中國科技大學(xué)的一位同學(xué),最近因成績優(yōu)異獲得了特等獎學(xué)金,無獨有偶,考入安徽大學(xué)的另一位同學(xué)也獲得了特等獎學(xué)金。
釋析:“無獨有偶”的意思是雖然罕見,但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跟他配得上,多指不好的事物,含貶義。所以誤用。
(7)指手畫腳
示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花園里,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臺詞。
釋析:“指手畫腳”形容說話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也形容輕率地指點、批評。多用貶義。句中的“他”非確指,從后文“抑揚頓挫地背臺詞”說明他刻苦練功,從句意關(guān)系上看,此處用的是貶義色彩的“指手畫腳”,故病因?qū)儆阱e誤地理解了感情色彩。。
(8)好為人師:
示例:李朝聲老師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幾十年如一日,好為人師,甘作人梯,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釋析:“好為人師“是指愿意做人的老師,貶義。此處不當。
(9)五花八門:
我們家的書柜里有很多書,有政治類,有經(jīng)濟類,有文化類,還有休閑類,真是五花八門。
釋析:“五花八門”,比喻花樣繁多或變換多端,多含貶義。用在這句話的語境中是不恰當?shù)摹?br />(10)冠冕堂皇:
示例:不能否認,工業(yè)造成大氣污染已達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沒有純潔的空氣可供呼吸,買氣將繼買水之后冠冕堂皇地進入我們的生活。
釋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盛大莊嚴的樣子。與句意不合。
(11)改頭換面:
示例:據(jù)悉,到2005年,中學(xué)語文課本又將改頭換面,由四種或更多新版教材代替,中學(xué)語文教材改革又將邁出可喜的一步。
釋析:此句有“中學(xué)語文教材改革又將邁出可喜的一步”,而“改頭換面”是指只改形式不改內(nèi)容,多含貶義,與句意不符。
(12)師心自用:
示例:中學(xué)教師參加繼續(xù)教育師心自用,能突破某種思維定勢,克服“高原現(xiàn)象”,從而登上創(chuàng)造的新臺階。
釋析:“師心自用”是指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此處貶義褒用。
(13)傾巢而動
示例:在這次打擊賭博的行動中,該市幾百名公安干警傾巢而動,一舉端掉了十幾個窩點,繳獲了一大批賭資、賭具。
釋析:“傾巢而動”的意思是“巢里的鳥兒全部出來;比喻人員全部出動(含貶義)。
(14)自命不凡:
示例:我們寫文章,文思泉涌的時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則,就根本不會動筆了。
釋析:“自命不凡”指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貶義。
(15)趨之若騖:
示例:當年中國音樂家往外走,現(xiàn)在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趨之若騖地進入中國。
釋析:“趨之若騖”是指爭相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貶義,用在語境中說“著名音樂大師”不妥。
(16)過江之鯽
示例:由于這次展銷會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家的新作品,引起讀者的極大興趣,所以,開幕式剛一結(jié)束,熱情的人們便似過江之鯽,紛紛涌向各個展臺。
釋析:“過江之鯽”也作“過江名士多于鯽”,形容人數(shù)很多,趕時髦,便貶義。
(17)始作俑者
示例:第一個跨上馬背的人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始作俑者,其膽識的確令人敬佩。
釋析:孔子說“第一個用俑殉葬的人是最不好的人”,“始作俑者”比喻惡劣風(fēng)氣的開創(chuàng)者。
(18)翻云覆雨:
示例:辛棄疾的詞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氣勢來抒情言志,風(fēng)格豪放雄渾,在南宋詞壇上占有重要地位。
釋析:“翻云覆雨”是指反復(fù)無;蛲媾侄巍
(19)因人成事
示例:你們幾位的加入使我們的技術(shù)力量大為加強,我們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業(yè)。
釋析:“因人成事”指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含貶義。
(20)三人成虎
示例:你應(yīng)該和朋友合作搞這個課題,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志成城。
釋析:“三人成虎”比喻謠傳或訛傳一再反復(fù)就會使人信以為真。
(21)無所不至
示例:對貧困地區(qū),大家又是捐錢又是捐物,真是無所不至。
釋析:“無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壞事都做或壞事都做遍了”,為貶義。若改成“無微不至”就好了。
(22)處心積慮
示例:人類語言竟然如此貧乏,處心積慮,搜索枯腸寫出來的歌頌之辭,在這未加雕飾的自然美面前顯得多么乏味。
釋析:“處心積慮”是費盡心機謀劃、考慮。(多含貶義)
(23)八斤八兩
示例: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fēng)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釋析:“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一般為貶義詞,多用于貶義。
(24)上下其手
示例:一名慣偷在車站行竊后正要逃跑,兩位守候多時的反扒隊員突然攔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將他摁倒,結(jié)果人贓俱獲。
釋析: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貶義。聯(lián)系前后語境看,應(yīng)是對“反扒隊員”的肯定,該用褒義色彩的詞語,因此“上下其手”使用不正確。
(25)巧舌如簧
示例:辯論會上,選手們唇槍舌劍,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場面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陣陣掌聲。
釋析:“巧舌如簧”形容假話說得很動聽。屬于貶義詞,不能用到辯論會上的選手身上。
(26)誠惶誠恐
示例:有志氣的青年在困難面前一定十分沉著,想辦法加以克服,而不會誠惶誠恐,被困難嚇倒。
釋析:“誠惶誠恐”原來是封建時代官員對皇帝上奏時常用的套話,表示他們既尊敬、服從,又恐懼不安。現(xiàn)在泛用以形容尊敬、服從或恐懼不安到極點的樣子。一般帶有諷刺意味。這里感情色彩不當。
(27)形形色色
(28)長此以往
(29)絞盡心機
(30)大言不慚
(31)明目張膽
(32)明哲保身
(33)忘乎所以
(34)高談闊論
(35)好高騖遠
(36)邯鄲學(xué)步
(37)如喪考妣
(38)一丘之貉
(39)咄咄逼人
(40)虎視眈眈
(41)別有用心
(42)衣冠楚楚
(43)巧言令色
(44)人模人樣
(45)神氣活現(xiàn)
(46)趾高氣揚
(47)為所欲為
(48)天花亂墜
(49)一團和氣
(50)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臺。
(51)死灰復(fù)燃: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jīng)消滅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52)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quán)勢大。
(53)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做。
(54)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55)評頭論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56)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jié)合在一起。
(57)坐而論道:指空談大道理而不見行動。
(58)以鄰為壑:比喻把困難、災(zāi)禍推給別人。
(59)頤指氣使:形容有勢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60)推波助瀾: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fā)展,擴大影響,屬貶義詞
(61)一唱一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F(xiàn)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yīng)。含貶義。
(62)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心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1915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