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北辰
拼音:běi chén 注音:ㄅㄟˇ ㄔㄣ?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北辰 běichén
[Polaris;North Star] 即北極星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引證解釋
1. 指北極星!墩撜Z·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 南朝 梁 何遜 《閨怨》詩:“思君無轉易,何異北辰星。” 陳毅 《送沉張諸君赴延安》:“萬里長征不計程,指津自有北辰星。”
2. 喻帝王或受尊崇的人。 唐 李德裕 《馬公神道碑銘》:“瘁精爽於北辰,播芳烈於來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一:“ 徐東海 乾學 為司寇時,人贈以聯(lián)云:‘萬方玉帛朝東海,一點丹誠向北辰。’”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五:“ 壽昌 是這兒的北辰,只要他一進門,真真是‘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女招待們都要來簇擁著他,把希望的眼光投注在他身上。”
3. 代指帝都。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4861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