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難解紛
出處:《戰(zhàn)國策·趙策》。 讀書筆記
意思:為人調(diào)解爭執(zhí)或糾紛。
戰(zhàn)國時,秦國的昭王出兵侵犯趙國,把趙國國都邯鄲團團圍住,形勢十分危急。趙國的孝成王急忙向魏國求援,魏國的安?王便派將軍晉鄙帶兵去救,卻不敢同秦軍交戰(zhàn),在魏、趙交界的蕩陰地方(今河南湯陰縣)駐扎,按兵不動。
與此同時,魏王又派將軍辛垣衍為使臣,從小路進入邯鄲,去見趙王,對趙王說:“現(xiàn)在秦王稱雄天下,誰都怕他三分。其實他倒也未必為了要占領(lǐng)邯鄲,不過是希望各國擁戴他,讓他稱帝。趙國如果趕快派代表到秦國去,就尊稱秦王為帝,他一定高興。那樣,邯鄲就可解圍了。” 內(nèi)容來自
這時,齊國的魯仲連正在訪問邯鄲。他很有才識,卻不愿意做官,只愛游歷各國,替人排除糾紛,解決難題,而不取任何報酬。當他聽說趙國將要尊秦為帝,向秦國屈服,立刻去見趙相平原君,說:“我一向以為您是很賢能的,原來您這樣糊涂。快帶我去見辛垣衍。”
魯仲連見了辛垣衍,列舉歷史事實,分析當前形勢,嚴厲斥責他“尊秦為帝”的謬論,指出屈服的結(jié)果,對趙國、魏國都有極大的禍害。辛垣衍聽了深受感動,當即表示堅決放棄“尊秦為帝”的妥協(xié)政策。秦軍得了這個消息,不免吃了一驚,為了防止意外,立刻退兵五十里。這時,魏國的信陵君殺了晉鄙,帶領(lǐng)魏軍趕來援救,邯鄲就解了圍。 內(nèi)容來自
平原君對于魯仲連又欽佩又感激,準備封地給他,他不肯接受,送他千金為酬,他也不要。魯仲連笑道:“替人排難解紛而不取報酬,才算得上是可貴的高士,否則倒是商人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5211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