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疾呼
出處:唐代韓愈的《后十九日復(fù)上宰相書》。
意思:形容強(qiáng)烈而緊急的呼吁,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讀書筆記
韓愈從小就才華橫溢、聰明過人,25歲中進(jìn)士。但此后三年一直未得到朝廷任用。他很著急,寫了許多信給當(dāng)時的宰相,希望他能賞識自己的才華,委派給自己一個官職。自第一封信送給宰相后,他等了十九天還不見回音,于是又寫了第二封信,即《后十九日復(fù)上宰相書》。
在這封信里,韓愈寫道:當(dāng)一個人遭到水火之災(zāi)的時候,不僅他的親屬為他到處奔走呼號,全力救助他,而且那些平時與他有一些個人恩怨但不是深仇大恨的人,即使不能親自去幫助他,也會大聲呼喊,希望有人去救他。原因就在于這人所處的情形實在危急啊!我現(xiàn)在的處境正和這個人相似,既危險又緊急,實在迫切希望別人的幫助啊!所以,我放大聲音,緊急呼吁人們來幫助我。您看到這種情形,將會怎樣?是來幫助我,還是置之不理呢?
韓愈用懇切的言詞,生動的比喻,希望能感動宰相以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終于打動了宰相。不久,韓愈就得到了官職。 讀書筆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5419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