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還的
《后漢書·孟嘗傳》載,東漢時,合浦(治今廣東合浦縣東北)盛產真珠,百姓靠此謀生。歷任郡太守貪得無厭,強迫百姓濫采,弄得真珠越來越少,“人無物資,貧者死餓于道。”孟嘗到任后,“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后人就把故事概括為“合浦珠還”,或“珠還合浦”,用來比喻人去而復回,或物失而復得。韓愈《明水賦》:“光華暗至,如還合浦之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58269.html
相關閱讀:
合浦珠還的
《后漢書·孟嘗傳》載,東漢時,合浦(治今廣東合浦縣東北)盛產真珠,百姓靠此謀生。歷任郡太守貪得無厭,強迫百姓濫采,弄得真珠越來越少,“人無物資,貧者死餓于道。”孟嘗到任后,“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后人就把故事概括為“合浦珠還”,或“珠還合浦”,用來比喻人去而復回,或物失而復得。韓愈《明水賦》:“光華暗至,如還合浦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