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瑗知非的
蘧伯玉,即蘧瑗,春秋時衛(wèi)國的大夫。他知過善改,求進(jìn)甚急。《淮南子·原道》載:“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蘧伯玉總是感到自己所作所為不正確,感到今是而昨非。后比喻不斷反省,改過自新。李清照《金石錄后序》:“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62512.html
相關(guān)閱讀:
蘧瑗知非的
蘧伯玉,即蘧瑗,春秋時衛(wèi)國的大夫。他知過善改,求進(jìn)甚急。《淮南子·原道》載:“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蘧伯玉總是感到自己所作所為不正確,感到今是而昨非。后比喻不斷反省,改過自新。李清照《金石錄后序》:“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