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拼音】qún qǐ ér gōng zhī
【近義詞】:群起攻擊
【反義詞】:各個(gè)擊破
【成語(yǔ)出處】《論語(yǔ)·先進(jìn)》:“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成語(yǔ)解釋】大家都起來(lái)攻擊它,反對(duì)它。
【群起而攻之造句】他品行惡劣,難怪大家會(huì)群起而攻之,他這是咎由自取。
【群起而攻之的成語(yǔ)故事】
《論語(yǔ)·先進(jìn)》: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譯為: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來(lái)增加他的錢財(cái)。孔子說(shuō):“他不是我的學(xué)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吧!”
本文來(lái)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86042.html
相關(guān)閱讀:
專橫跋扈的意思_專橫跋扈的故事
人琴俱亡的意思_人琴俱亡的故事
得意忘形的意思_得意忘形的故事
順手牽羊_順手牽羊的意思_順手牽羊的故事_順手牽羊造句_順手牽羊
面面俱圓_面面俱圓的意思_面面俱圓的故事_面面俱圓造句_面面俱圓
人琴俱亡的意思_人琴俱亡的故事
得意忘形的意思_得意忘形的故事
順手牽羊_順手牽羊的意思_順手牽羊的故事_順手牽羊造句_順手牽羊
面面俱圓_面面俱圓的意思_面面俱圓的故事_面面俱圓造句_面面俱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