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小用
出處:宋代陸游的《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
意思:比方對人才的應用不當。
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詞人,父親在他很早時就去世,由祖父撫育成人。辛棄疾曾拜當時著名的田園詩人劉瞻為師,并和黨懷英兩人是劉瞻最自得的學生。有一次,劉瞻問他們兩人性:“孔子曾經(jīng)要學生談各人的志向,我也問問你們未來籌備干什么?”黨懷英回答說:“讀書為了做官,為了取得功名,顯親揚名。我必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假如做不了官,就回家隱居,學老師的樣子寫田園詩。”
劉瞻聽了很興奮,連連稱好,以為他的抱負很高潔。而辛棄疾的答復卻鏗鏘有力:“我不想仕進,我要用詞寫盡天下的賊,用劍殺盡天下的賊!”劉瞻聽了大吃一驚,要辛棄疾今后不要再說這樣荒謬的話。
爾后,辛、黨兩人的生涯途徑截然不同:辛棄疾勇敢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戰(zhàn)場上去,以愛國詞人著稱于世;而黨懷英則混跡于金人統(tǒng)治團體,為金人作了一些幫閑乃至爪牙的工作。
金人南侵后,辛棄疾組織了兩千多人的步隊在起義。后來,又帶領隊伍投靠濟南府農(nóng)夫耿京組織的起義軍。不久,起義軍接收朝廷任命,與朝廷的部隊配配合戰(zhàn),打擊南侵的金軍。但因為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辛棄疾后來曾長期閑居在江西上饒一帶。1203年春,才被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這一年,辛棄疾已經(jīng)64歲了。 內容來自
紹興西郊有一處處所叫三山,當時有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就在那里閑居。陸游比辛棄疾大十五歲,當時快八十歲了,他的愛國詩句早已為辛棄疾所景仰,因而辛棄疾到任未幾,就去訪問了這位先輩,兩人一起談論國度大事,相見恨晚。陸游聽了辛棄疾對局勢的剖析跟同一、全國的假想,認為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盼望他在事業(yè)上獲得勝利。
第二年春天,宋寧宗降下詔書,要辛棄疾到京城臨安去,咨詢他對北伐金國的看法。辛棄疾把這件事告知陸游,陸游感到這是辛棄疾發(fā)揮本人才干的好機遇,為他覺得愉快。
為了激勵辛棄疾施展自己的才能,陸游順便寫了一首長詩贈給他。詩中有“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的句子,意思是說,辛棄疾是古代大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蕭何一流的人物,當初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切實是把大的資料用在小處;勉勵他為恢復中原而盡力,千萬不要由于受到排擠不得志而介意。
但在66歲這年,這位始終是被牛鼎烹雞的愛國好漢,終于在憂憤中逝世。 讀書筆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01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