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kě gē kě qì
【近義詞】:悲喜交集、百感交集
【反義詞】:卑鄙無恥
【成語出處】
1、《周易·中孚》:“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2、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成語解釋】泣:流淚。形容值得歌頌、贊美的事,使人感動流淚。用于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可歌可泣造句】這個人背后也有一個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可歌可泣的成語故事】
《周易·中孚》:(兌下巽上)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九二: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九五:有爭攣如。無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譯為:中孚卦:行禮時獻上小豬和魚,吉利。有利于渡過大江大河。 吉利的占問。 初九:行喪禮,吉利。如有變故,就不行燕禮。 九二:鶴在樹蔭中鳴叫,幼鶴應聲附和。我有美酒,與你同 享。 六三:戰(zhàn)勝了敵人,有的乘勝追擊,有的凱旋收兵,有的高 興流淚,有的放聲歌唱。 六四:月近十五的時候,馬匹丟失了。結果沒有災禍。 九五:抓到俘虜,緊緊捆住。沒有災禍。 上九:用雞祭祖上天。占問得兇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0734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