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果
詞語(yǔ):干果
拼音:gān guǒ 注音:ㄍㄢ ㄍㄨㄛˇ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干果 gānguǒ
(1) [dry fruit]∶通常指有硬殼而水分少的一種果實(shí)(像蒴果或瘦果,如核桃)
(2) [dried fruits]∶曬干后的水果
引證解釋
亦作“ 乾? ”。 1.干制的果仁果肉。 宋 梅堯臣 《和子華陪宴》詩(shī):“凍醪傾白濁,乾果列紫赤。” 清 富察 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天地桌》:“百分之前,陳設(shè)蜜供一層,蘋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各一層,謂之全供。” 老舍 《北京的春節(jié)》:“這種粥是用所有的各種的米,各種的豆,與各種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圓肉,蓮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2. 果實(shí)的一大類,包括莢果、堅(jiān)果、穎果和瘦果。通常指外有硬殼而水分少的果實(shí),如栗子、榛子、核桃等。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飲食果子》:“又有托小盤賣乾?子。”
本文來(lái)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1632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