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yǔ):明月 拼音:míng yuè 注音:ㄇㄧㄥ? ㄩㄝ?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明月 míngyuè
(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shí)有
(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引證解釋
1. 光明的月亮。 戰(zhàn)國(guó) 楚 宋玉 《神女賦》:“其少進(jìn)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shī):“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劉大白 《丁寧·黃昏》:“這秘密的黃昏,一霎時(shí)吞了斜陽(yáng),又一霎時(shí)吞了明月。”
2. 指明珠。《楚辭·九章·涉江》:“被明月兮?寶璐。” 王逸 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 唐 李商隱 《利州江潭作》詩(shī):“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云散錦遙。” 馮浩 箋注:“明月,珠也。” 清 劉大?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3. 喻淚珠。 唐 孟郊 《連州吟》之三:“開緘白云斷,明月墮衣襟。”
4. 下一個(gè)月。《左傳·昭公七年》:“其明月, 子產(chǎn) 立 公孫? 及 良止 以撫之。” 明 楊慎 《升庵經(jīng)說(shuō)·春秋左傳·明月》:“ 齊 燕 平之月, 公孫段 卒,國(guó)人愈懼;其明月, 子產(chǎn) 立 公孫? 。古書傳及俗稱謂曰明年、明日則有之矣,明月僅見此耳。”
本文來(lái)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2005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