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夔的
也作夔一足。據(jù)《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呂氏春秋·察傳》所載,春秋時,魯哀公問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一作堯)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音樂官)。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按照孔子的解釋,即:象夔這樣精通音樂的人作樂官,一個人,就已足夠了。所謂足,是充足的意思,并非指腳。后用一足夔形容業(yè)務專精。但《文心雕龍·麗辭》言:“夔?踔而行(行走無常規(guī)”。 把夔說成是某種一只腳的動物,意為不拘常規(guī)。宋·周必大《辭免兼修國史奏狀》:“作樂以一夔而足,所貴專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2722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