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wù wù cóng duǎn
【近義詞】:截長補短
【反義詞】:惡貫滿盈
【成語出處】《公羊傳·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成語解釋】比喻對人所做的壞事,不十分苛責。
【惡惡從短造句】他對人很好,總是惡惡從短。
【惡惡從短的成語故事】
《春秋公羊傳》,儒家經典之一。古代漢族今文經學重要典籍。上起魯隱公元年,止于魯哀公十四年,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齊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由公羊壽與胡母生(子都)一起將《春秋公羊傳》著于竹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41572.html
相關閱讀:
博聞強志意思解釋及故事出處-
后顧之憂的成語故事
渺渺茫茫_渺渺茫茫的意思_渺渺茫茫的故事_渺渺茫茫造句_渺渺茫茫
宜嗔宜喜_宜嗔宜喜的意思_宜嗔宜喜的故事_宜嗔宜喜造句_宜嗔宜喜
嗷嗷待食_嗷嗷待食的意思_嗷嗷待食的故事_嗷嗷待食造句_嗷嗷待食
后顧之憂的成語故事
渺渺茫茫_渺渺茫茫的意思_渺渺茫茫的故事_渺渺茫茫造句_渺渺茫茫
宜嗔宜喜_宜嗔宜喜的意思_宜嗔宜喜的故事_宜嗔宜喜造句_宜嗔宜喜
嗷嗷待食_嗷嗷待食的意思_嗷嗷待食的故事_嗷嗷待食造句_嗷嗷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