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必恭必敬造句

編輯: 詞語庫 關鍵詞: 造句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西周的最后一個國君是周幽王姬官涅。此人昏庸暴虐,政治腐敗。
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sì)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對她萬般寵愛。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招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帶褒姒到行宮游玩,晚上傳令點燃烽煙,各地諸侯見到烽煙,以為是盜寇侵擾京城,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到了一看,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沒有什么盜寇,讓你們辛苦了!”
諸侯受騙,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開心。
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廢掉申后,立褒姒為王后;廢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jiù),立伯服為太子。
宜臼遭到廢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滿懷憂愁,心中十分痛苦,寫了一首題目叫做《小弁》的詩,抒發(fā)自己的心情。詩的第三節(jié)說:“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必恭敬止。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誰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
由于幽王昏聵無道,諸侯紛紛叛離。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lián)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煙,但是諸侯受過騙,以為又是幽王一時興起,逗褒姒開心,所以都沒有派出救兵。犬戎的軍隊攻下鎬城,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來演化為“必恭必敬”,也有寫作“畢恭畢敬”的。
《詩經(jīng)·小雅·小弁》
【求解驛站】形容態(tài)度極為恭敬,也形容十分端莊和有禮貌。形容態(tài)度神情十分恭敬謙遜。必,一定,十分;恭,有禮貌;敬,尊敬。
造句舉例】他很嚴肅,大家對他從來都是必恭必敬的。
【妙語點撥】昏聵無道的周幽王,沉溺于女色,忽視朝政。為了博紅顏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最終落得個國破人亡的下場,實屬咎由自取。如果他勤于朝政,沒有三番五次地動用烽火,敗壞一國之君的威信,西周王朝又怎么會毀在他手中?他又怎么會成為末代之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拿別人的利益當作自己討好其他人的砝碼,否則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近義】恭而敬之、彬彬有禮。
【反義】出言不遜、傲慢無禮。
熱門成語造句: 【東施效顰造句】 【奔流不息造句】 【出其不意造句】 【隨心所欲造句】 【鬼斧神工造句】【天高云淡造句】 【落落大方造句】 【不拘一格造句】 【沁人心脾造句】 【流光溢彩造句】 【樂此不疲造句】 【得意忘形造句】 【指鹿為馬造句】 【山清水秀造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4762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