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近義詞】: 哭笑不得、狼狽不堪
【反義詞】:鎮(zhèn)定自若
【成語出處】唐·李商隱《槿花二首》:“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
【成語解釋】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fā)笑的行為。
【啼笑皆非造句】幾個(gè)頑皮學(xué)生故意惡作劇,弄得新來的馬老師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的成語故事】
南朝陳將要滅亡,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zhí)一半分離,相約于正月十五日當(dāng)街賣破鏡來取得聯(lián)系。陳亡,妻沒入楊素家。到期徐德言輾轉(zhuǎn)至長(zhǎng)安,找到賣破鏡的仆人,在楊素面前樂昌公主作詩“笑啼俱不敢,方驗(yàn)做人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49760.html
相關(guān)閱讀:
民不聊生的意思_民不聊生的故事
絆手絆腳_絆手絆腳的意思_絆手絆腳的故事_絆手絆腳造句_絆手絆腳
默默無言_默默無言的意思_默默無言的故事_默默無言造句_默默無言
哀感天地故事和出處
不堪入目意思解釋出處造句-
絆手絆腳_絆手絆腳的意思_絆手絆腳的故事_絆手絆腳造句_絆手絆腳
默默無言_默默無言的意思_默默無言的故事_默默無言造句_默默無言
哀感天地故事和出處
不堪入目意思解釋出處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