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巴巴
詞語:干巴巴
拼音:gān bā bā 注音:ㄍㄢ ㄅㄚ ㄅㄚ
詞性:形容詞
結(jié)構(gòu):ABB式
反義詞:濕漉漉
基本解釋
◎ 干巴巴 gānbābā
(1) [be dull as ditchwater;;insipid]∶枯燥單調(diào)
文字干巴巴
干巴巴的表情
(2) [dry]∶形容沒有水或水分很少
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干巴巴地發(fā)著白光。——老舍《駱駝祥子》
引證解釋
1. 干硬貌。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八:“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干巴巴的發(fā)著些白光。” 李漢平 《“嚇一跳”的故事》:“? 小夏 ?猛地從衣兜里掏出一個干巴巴的饅頭。”
2. 干瘦貌。 張?zhí)煲?《春風(fēng)》:“那孩子慌慌地站了起來。又黃又瘦,臉上干巴巴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第一景:“她顫巍巍搖著頭,干巴巴的癟嘴激動得一抽一抽的。”
3. 枯燥單調(diào)。 茅盾 《少兒文學(xué)的春天到來了》:“當時(指1960年前后)的少年文學(xué)作品,絕大部分可以用五句話來概括:政治掛了帥,藝術(shù)脫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9428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