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dònggāngē
【解釋】:干:盾,防御性武器。戈:古代的武器。原指大規(guī)模地發(fā)動戰(zhàn)爭,F(xiàn)比喻大張旗鼓地去做不必要的事情。
【出自】:《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業(yè);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示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剛才唐兄說國王必是暫緩吉期,那知全出乎意料之外,并且~,用兵征剿!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褒貶】:貶義詞
【英語】:gotowar;getintoafight
大動干戈的近義詞大打出手 興師動眾 兵戎相見 勞師動眾 大張旗鼓 大張撻伐 勞民傷財(cái)
大動干戈的反義詞偃旗息鼓 鳴金收兵 銷聲匿跡 按兵不動 小打小鬧 化干戈為玉帛
大動干戈造句同學(xué)們應(yīng)該友好相處,不能為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
為這一點(diǎn)小事而大動干戈,真是不值得。
這些人不惜大動干戈,就為了宣傳自己的公司。
他為了炫耀自己富有,不惜大動干戈,把整棟房子都買了下來。
這么大動干戈,有損政府形象,影響不好,也傷了老百姓的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99781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