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故事,我們會發(fā)現獲得成功的人大都擁有某種我們稱之為“信念”的力量,可以放棄許多正常人難以割舍的東西,堅持不懈,直到成功。那種執(zhí)著看起來不可思議,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無法做到,感覺這些人仿佛處于“為了目標可以不顧一切”的“失控”狀態(tài)——這其實就是一種催眠狀態(tài)。
人們的活動來自于內心的需求,每個人心中都會給自己設定各種各樣的目標。但是人們都愿意“逃離痛苦,追求快樂”,而追求目標的過程一定是個痛苦的過程。懶惰、找借口、拖延等等一些因素會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信念”就是清掃這些“絆腳石”最有效的武器。從漢字的表意來看,我們可以這樣解釋信念:信念就是人心中每天對自己說的話。所以,我們每天對自己說什么樣的話,就將擁有什么樣的生活,心理學上稱之為“暗示”,不斷地自我暗示將使自己處于催眠狀態(tài)。
在催眠理論中,“自我暗示之父”法國的埃米爾?庫埃(Emile Coue,1857—1926)的“正性構想”提供了一種自我催眠的成功模式,就是不斷暗示自己在進步、在努力。這種暗示,首先使人的需求與渴望不斷加深,然后用未來積極的畫面替換掉當下痛苦的體驗,從而使人們獲得前進的動力,這與“信念”的作用是相同的。
我們也可以利用“信念”的催眠力量幫助達成目標,這是一個技巧,下面介紹其中一種模式:
★ 了解自我,確立自己真正的目標。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每天都念給自己聽。
★ 把目標細化,成為真正可實施的方案,每做一件事情都問問自己:這件事對我目標的達成有什么意義?
★ 不斷重復想象自己成功后的畫面,特別是在懶惰、想放棄的時候。
★ 遇到挫折時,告訴自己:挫折與成功總是并行而來,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uimian/17982.html
相關閱讀:如何自我催眠?
廣告中的類催眠現象
雙腦同步催眠技巧
偏頭痛的催眠療法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催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