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非專業(yè)催眠大師,中國人智慧的化身——諸葛亮是一個不得不提及的人物。
從其出山伊始,諸葛亮就顯示出非同凡響的功力。婦孺皆知的“三顧茅廬”,可視為中國歷史上一次最大規(guī)模的,也是最成功的個人炒作;同時也是一則堪稱典范的類催眠案例。通過這次個人炒作,27歲的諸葛亮徹底征服了劉備及其劉備集團的所有成員。使之一上任就手握重權,也就是說劉備集團的軍事指揮權就歸他所有了,一直到他病逝。
讓我們來看其整個操作過程,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整個催眠過程。
●前期的輿論準備
在諸葛亮還沒有任何業(yè)績的時候,江湖上已有傳言了,那就是“伏龍、風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高士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在劉備落難之時對劉備說過。在劉備十分信賴的徐庶臨行之前,又十分鄭重地向劉備作了推介!度龂萘x》中是這么描述的:“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此人有經(jīng)天緯天之才,蓋天下一人也……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劉備聽了這番話后的反應,《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是“似醉方醒,如夢初覺”。我們的理解卻不是這樣,我們認為,劉備不是“醒”了,而是“醉”了;不是“覺”了,而是“睡”了。在既未見其人,更沒有見到任何業(yè)績的情況下,在劉備心目中的諸葛亮已是一個被“神化”了的形象。正因為如此,他才會不惜放下“皇叔”的架子,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見一個按其年齡推算大約是研究生剛畢業(yè)的小伙子。
●炒作的序幕
這個序幕很長,但目的只有一個,不斷地制造懸念,不斷地烘托氣氛,不斷地吊劉備的胃口。人類的基本心態(tài)是:愈是不了解的事物愈是想了解。愈是得不到的東西,欲望愈是強烈。中國古代讀書人認為最快樂的事莫過于“雪夜閉門讀禁書”。禁書的最大魅力在那里?也不一定是這書有多好,而是在于很難得到。難得到的、得不到的,每每就是人想得到的。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叫著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諸葛亮很懂得這一心理學原理,在這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
第一步是對徐庶的斷然拒絕!度龂萘x》中寫道:徐庶與劉備分手后,擔心的孔明不肯出山幫助劉備,便到諸葛亮那里去說情。誰知諸葛亮斷然拒絕,并且連基本禮儀都不顧,拂袖而入。給出一個明確的信息——我不是你的替補隊員!
這時諸葛亮如果應召而去,那他在劉備心目中的價值就不會很高,人們珍惜的是很難得到的東西,而不是送上門來的貨色。諸葛亮斷然拒絕的不僅是對徐庶而且還包括劉備發(fā)出一個信號,我不是那種登個廣告就能招來的人物!召之即來,不是我的市場價值!這種斷然的拒絕,更讓劉備為之癡迷,得到諸葛亮的欲望也隨之而騰升。
第二步是讓司馬德操再到劉備那里去點一把火。司馬德操看似閑閑而來,其實卻是身負使命。他先是介紹諸葛亮的平生之志——自比管仲、樂毅。在受到關云長的置疑之后,作為高士的司馬德操也不與之爭論,而是順著關云長的語氣將話鋒一轉(zhuǎn),作出一個更為驚人的類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得到的效果是“眾皆愕然”。至此,氛圍的烘托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可以想象得出來,劉備還沒有見到諸葛亮,但已被弄得神魂顛倒,心馳神往。于是,他急不可耐去要去見諸葛亮。此時的劉備,已開始進入催眠狀態(tài)了。
第三步是利用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對劉備實施催眠。從自然環(huán)境看,隆中景物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皇交翠。”這顯然是個隱士高人之所在,智慧謀略之溫床。再從人文環(huán)境看,這里的農(nóng)夫,也是飽受文化熏陶。唱出來的歌,也不是鄉(xiāng)音。“蒼天如圓蓋,陸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自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農(nóng)人尚如此,何況高士乎?進入到這樣的情境以后,劉備不能不為之感染,想見到諸葛亮、想得到諸葛亮的心情也更為迫切了。
第四步是給劉備潑一盆冷水。劉備來到諸葛亮的家,見到的不是諸葛亮,而是一名童子。劉備說了自己的一大堆頭銜,童子卻說自己“記不住”。問諸葛亮到那里去了?回答是“不知道。”問諸葛亮什么時候回來,回答還是“不知道。”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小子是不禮貌的?梢酝茰y,沒有諸葛亮的授意,這小子是不敢這么做,也不會這么做的。那么,諸葛亮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要向劉備潑一盆冷水呢?我們以為,這是諸葛亮謀略之一部分。從表面上看,這是一盆冷水,實質(zhì)上卻是一瓢油。這盆冷水、或者說這一瓢油,讓諸葛亮這個已經(jīng)被神化了的形象又加了一層光環(huán),此時的劉備,已經(jīng)“暈了”。諸葛亮在人才市場上的價值又倍增了。
第五步是讓“好事多磨”。俗話說“好事多磨”,這句話從另一個層面來理解即是多磨的才是好事。諸葛亮深黯此道。讓劉備一次又一次地遇到以為是諸葛亮的人,結(jié)果卻又不是,而這些人個個都是才華出眾之人。一波三折,諸葛亮已基本完成從人到神的前期炒作工作。大戲即將開演。
●終于見面了,劉備被諸葛亮徹底征服
終于見面了。諸葛亮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身價,也為了從一共事開始就要讓劉備給予他足夠的寬容度。繼續(xù)對劉備實施催眠攻勢。
劉備十分珍惜與諸葛亮見面的機會,一開始就顯得很老實。見到開門的童子,也十分客氣地說:“有勞仙童轉(zhuǎn)報,劉備特來拜見先生。”童子還是不客氣,說:“今日先生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潛臺詞是,你就等著吧!劉備只得老老實實地等著,惹得張飛差點要放火。好不容易醒了,卻又問:“有俗客來否?”請注意:是俗客。又去更衣,讓劉備繼續(xù)等下去……
姍姍來遲的見面終于來臨了。此時的劉備已完成進入到了催眠狀態(tài)。在不知不覺之中,仿佛是在與神對話,唯一的結(jié)果只能是:言聽計從!《三國演義》上說,諸葛亮的首戰(zhàn)是博望之戰(zhàn),我們說是隆中之戰(zhàn)。沒有這一戰(zhàn)的完勝,就沒有以后在劉備集團中的絕對軍事指揮權,就不能開創(chuàng)自己的千秋偉業(yè)。其實,只要我們冷靜地想一想,諸葛亮是真的不想到劉備那里干點事嗎?肯定不是。要真是那樣的話,他干嘛要為劉備而不是別人搞戰(zhàn)略規(guī)劃——隆中對。他是想去,但不想輕易地去。他對自己的才華有足夠地認識,同時希望自己的價值能得到充分地認可。于是,便設計了一幕經(jīng)典的催眠劇。
后人讀《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這一段時,總是更多地從劉備求賢若渴的角度去理解,其實,那是諸葛亮設的一個“套”。‘斎,劉備也“套”住了諸葛亮,讓他為之一生“鞠躬盡瘁”。
這一幕經(jīng)典的催眠劇,使諸葛亮一到劉備集團就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度龂萘x》中說,玄德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云長和張飛兩人吃醋了。他們對劉備說: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劉備說: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兩弟勿復多言。不惟如此,他還親自給諸葛亮結(jié)了一頂帽子。其崇拜之心,巴結(jié)之意,可謂溢于言表。
你可別小看了這炒作或者說催眠的作用。智慧與諸葛亮比肩的龐統(tǒng)由于沒有這么做,“求職”道路就相當坎坷了。
魯肅向?qū)O權推薦龐統(tǒng),說他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孔明亦深服其智,連環(huán)計就是他的主意。應當說,舉薦人過硬,應聘材料也不錯?升嫿y(tǒng)相貌寒磣自不必說,也不講究社交禮儀,說話還不討人喜歡。也就是說整個求職過程缺乏技術含量。結(jié)果給孫權得出的印象是狂士,用之何益。
后來到了劉備那里,狀況也不好,本來相貌就不怎么樣,加之見到劉備長揖不拜,很沒有禮貌,又傲得很,不肯拿出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信。結(jié)果劉備只給了他個小縣令。伏龍、鳳雛,待遇怎么會差這么大?那是由于龐統(tǒng)缺乏炒作意識。只是到了這般境地,才想到不炒作不行了,來了個故意不理公務。到張飛來檢查工作時,又畢現(xiàn)才華,引起劉備集團高層的重視。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以類催眠方式控制他人、操縱他人的例證還有許多許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uimian/8972.html
相關閱讀:調(diào)和身心息 打通任督脈
打開心靈的黑盒子
催眠分類
催眠與暗示
催眠技巧大全-23神奇電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