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遙的大作。他描寫的是社會生活中平凡普通的生活,但是處處都透露出人性的光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篇《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我想每個人看這部小說都有不同的感受,或許也能夠從不同的人物形象、事件經(jīng)歷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引起強烈的共鳴。 看了這部小說后自己感覺五味陳雜,久久不能夠平靜,若寫讀后感竟然不知道從何下筆。我想今天不妨先從苦難這個角度,寫一點自己的膚淺理解吧。
我最大感受是,跟書中描寫的那些人物比起來,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太幸福了,但是正是這樣的四平八穩(wěn)波瀾不驚,或許也就注定了長久的平庸,往往并不見得是不成功,我覺得這種平庸可能更多的是精神上、思想上的止步不前。的確現(xiàn)在中國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房價高,失業(yè)正在日益嚴重,生活成本高,整個國人,尤其是我們這些初入社會的80后,都籠罩在一種迷茫、焦慮的情緒中。但是我想說的是,或許正是過去曾經(jīng)還算相對順利的生活境遇,讓我們真正缺乏一種抓地感,更別提像吳秀波那樣的成熟男人的滄桑感,所以才會迷茫。吉姆柯林斯說得沒錯,優(yōu)秀是卓越的大敵。大家習慣了優(yōu)秀,因而總是表現(xiàn)得中規(guī)中矩按部就班,最后的結(jié)果卻是變得平庸,多么諷刺。想起了以前先生總愛拿和君的一個學生舉例,一個北大光華的學生,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大家趨之若鶩的所謂咨詢、投行的光鮮生活,而選擇去當了兩年兵,去體驗了這種跟戰(zhàn)友一起扛槍、接收魔鬼訓練的接地氣過程。我由衷佩服這哥們兒身上的硬氣,純爺們兒,換做是我,是不可能做如此的選擇?纯磿械纳侔、少平,他們從小都是成長在極其貧困的家庭,但是這樣的貧窮卻磨練出來了兄弟兩人身上堅韌不拔的意志、寬厚樸實的性情、對于自身理想的不屑追求。我想少平的原型很可能就是作者本身,如果沒有那樣的一種精神煎熬和苦難,是很難能夠把少平這個角色刻畫得如此的惟妙惟肖。兄弟兩人的不同在于,少安的理想是努力讓家人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而少平的理想則是更希望去尋求一種自己生命的精神價值,他希望到一個更加廣闊的天空,哪怕去承受更多的苦難,也要去成就一種更加大氣的人生。人脆弱得就像一棵蘆葦,但是卻是會思想的蘆葦,有靈魂的蘆葦。
我被少平所深深感動了,自己也從他身上多少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自己一路走來或許在眾多外人眼中也算是順風順水,但是實際上也曾一度經(jīng)歷過少平這種精神上的,不能夠為別人所理解的痛苦。不會有人真正理解會理解自己高考考砸后的長期的自暴自棄,不會理解自己在考研時一度質(zhì)疑考研乃至生命的意義而極度痛苦中斷復習,因為曾經(jīng)把這次考試當成是自我的一次救贖和涅盤,別人不會理解為什么當我遇到了姜老師時的那種近乎狂熱的虔誠,不會理解我當時力排眾議執(zhí)意去讀博,以及后來的放棄。這一切,就像眾人完全不理解少平放棄跟他哥一起創(chuàng)業(yè),卻偏要選擇遠走他鄉(xiāng),哪怕是從事著最底層的體力勞動,也要去實現(xiàn)那個埋藏在他心中可能甚至連他自己說不清道不明的理想。當曉霞看到這樣的一個充滿骨感和硬氣的男人時,怎么能不為他的這種氣質(zhì)所深深打動?
一路走來后自己再回望過去的足跡,覺得對這一切都充滿了感激,因為正是這樣的一種痛苦的探索歷程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定,也讓自己遠離了很多朋友的那種小富即安的心理狀態(tài)。我現(xiàn)在真的是深切感覺到了,強大的機構(gòu)力量給微觀的個體打下的烙印。當很多朋友已經(jīng)屈服于體制內(nèi)的等級森嚴,停止了自己思想和心智的成長,逐漸被社會磨滅掉了曾經(jīng)校園時的激昂理想或者精神層面的追求時,我才覺得自己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不光是希望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中去施展拳腳,還有希望更加深入的介入這個世界,希望能夠增加生命的厚度。當然,自己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沉淀。
或許正是書中描寫得很多不幸的場景,打動著讀者的心,記得曾經(jīng)有人這樣評論過悲劇的意義:喜劇是好人得到了好的結(jié)局,而悲劇卻遠非是壞人得到了好結(jié)局或者好人得到了壞結(jié)局,而是跟你類似的人因為命運的弄人卻不得不承受悲劇性的結(jié)局,而恰恰是這樣的無力感,才會產(chǎn)生深深共鳴!镀椒驳氖澜纭分忻枋鲋嗟牟恍,潤葉,向前,郝紅梅,少平等等,他們至少在某個階段都經(jīng)歷過巨大的不幸。但是我想正是這些苦難,讓讀者能夠真實的感受到這些任務的內(nèi)心情感,發(fā)人深省。曾有人說過,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確是這樣的,只有經(jīng)過這種苦難的洗禮,一個人才能夠真正的去感受到自己的靈魂的力量,去關注自己生命的質(zhì)量和價值,才能夠得到這難得的覺醒的契機去認識到生命的另外一番風景,才能更加真實的、平靜的面對自己,也才能在這樣的淬煉后,得到一種“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胸懷和氣度。過去的朋友都覺得自己很悲觀甚至是消極,但是后來大家卻覺得我自己變得樂觀了,甚至在遭受了較大的挫折時也覺得我很樂觀和勇敢。我想,我也應該感謝過去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挫折,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當然,也正是因為書中的這些不幸的場景,愈發(fā)能夠讓讀者能夠體會到最真實的情感,放佛這些文字也是帶著體溫的。潤葉對少安的一往情深,潤生對郝紅梅的慷慨仗義,等等,這些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情到深處也每每撩動心弦。社會在加速運轉(zhuǎn),社會分工逐漸變細,大家都在強調(diào)著人脈價值,時間成本,但是卻往往忽略了親情、愛情,甚至是友情,因為友情往往成為了大家交互利用價值的外衣。而且,社會的主流也要求男人應該擯棄感性帶來的煩惱。但是當讀到這樣的一本書時,卻能夠分明的感受到每一個人物形象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并且為他們的細膩情感所深深感染。實際上這個世界是一個唯心的世界,我也深深相信,上天會眷顧那些勇敢的、堅定地、多情的人。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卻隱含著某種不平凡。本書講述了人們在時代變革激流中如何摸索、如何前進。它真切地描繪出文化大革命在農(nóng)村所反應出的實際情況,農(nóng)民餓著肚子卻要大搞農(nóng)田基建會戰(zhàn),一天起早貪黑,卻掙不了充足的口糧,幾乎每家每戶都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是滿懷熱情地“鬧革命”,以一處而窺全貌,中國這頭雄師還被病魔圍困著,她喘息、掙扎,努力想要昂起她那高傲的頭顱,她已經(jīng)度過了那奄奄一息的時刻,因為文革已經(jīng)快要結(jié)束了。
在這歷史交替的時刻,各種思想地碰撞、交會,不可避免引起人的變化,尤其是情感的變化。在生產(chǎn)責任制推廣的時候,就明顯感到來自不同方向的阻力,比如省委已經(jīng)下發(fā)文件了,而區(qū)、縣、鄉(xiāng)各級領導雖表面應承,卻在背地里不肯落實,這就是新老思想的碰撞。當中國走向經(jīng)濟復興的時候,人們卸下了身上沉重的枷鎖,重新看到生活的曙光。在這個能人輩出的時代,人們在致富大路上各行其道,整個中國像沸騰的開水一樣,又在熱熱鬧鬧進行另一場“革命”。但與此同時,帶來的問題也同樣讓人困惱,人們越來越看重金錢,而忽視人們之間的情誼,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社會的不成熟,也是歷史遺留的詬病。
十年的時間(1975-1985)演繹了感人至深的生活畫卷,那里有氣勢磅礴的“斗爭”,有洶涌澎湃的激情,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少年不羈的豪氣。那是一個交織著“情”的世界:暖人的親情、可貴的友情、真摯的愛情。
我時常感到路遙就是書中世界的神,而我像神旁邊的侍者。順著神的意志,在“生活”中跌宕起伏。路遙創(chuàng)造的結(jié)局,很好的詮釋了生活的無常與無奈。然而自己真的不愿意看到孫少平獨自一人站在古塔山上,望著那一片翠紅嫩綠,卻只能黯然神傷;不愿意看到他抱著桌腳,失聲痛哭,耳邊回響著田曉霞親切的話語;也不愿意看到孫少安發(fā)狂抓著口吐鮮血的秀蓮,卻不能從死神手中抓住她的命。他們的愛是那樣深沉而又深刻。當少平拒絕金秀的愛時,是因為她無法像曉霞那樣深刻地理解他,而少安沒有接受潤葉對他的溫情,似乎他缺乏愛的勇氣,是的,他缺乏,但他錯了嗎?不,我更感到他是多么愛著潤葉,為了她的幸福而甘愿犧牲自己,這是愛情另一種高層次的境界,它不同于海誓山盟,而是一種為愛無言的忍受。
孫少平,一個平凡的名字,在同樣平凡的身軀中蘊含著青春的豪情。從黃原飄蓬的攬工生活,再到煤礦上“殺機”四伏的掏炭工作,他沒有放棄他所執(zhí)著的。什么是男子漢,困難打不倒的人才是男子漢。他做到了,他承受勞其筋骨的考驗,苦其心志的錘煉,餓其體膚的磨練;他成熟了,他坦然面對曉霞的死,雖然他很痛苦,只能用牛馬般的勞動來使精神麻木,但他知道生活還要繼續(xù),他把對她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正如曉霞所說,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和愛的人一起奮斗并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爭!
田曉霞,多好的一個女孩子啊!她漂亮、聰慧、正直而又富有同情心。她摒棄世俗的觀念從心靈深處接受一個煤礦工人,然而一場天災之后,她那充滿活力的生命卻在這個世界消失了。她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另一個更年幼的生命。我們都應該為她感到驕傲,也應該為她感到欣慰。她對孫少平來說是那么重要,雖然他們地位懸殊,但彼此心心相印。當孫少平在省報證實她死時,他面對是一片沙漠-----人生的沙漠啊!她失約了,因為上帝急于把這位可愛的天使召回,她也只能流淚從天堂俯瞰在杜梨樹前同樣流淚的他。
孫蘭香和吳仲平之間的戀愛不同于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他們的愛標志著新時代愛情的到來。我覺得蘭香是路遙筆下的幸運兒,雖然她出身寒門,她第一次出現(xiàn)還是一個臉蛋上吊著淚珠,提著小筐筐,幫家里撿拾柴禾的農(nóng)村小姑娘,雖然她有為了自己買件袖衫,瞞著家人和同學,在夜幕的遮掩下到醫(yī)院短工的經(jīng)歷。她仍然是幸運的,路遙毫不吝嗇給了她美貌和智慧,她也不象她兩位哥哥一樣失去過至愛的人,或許是路遙的偏心,她的人生可以看作是順順利利的,其中包括令人羨慕的愛情,她真的是這個平凡世界的“異品”,她的出現(xiàn)或許要應承時代變革而來的。
讀罷此書,便是從精神上得到升華。幾年前,這本書讓我從懵懂少年向未來邁出成熟的一步,懂得什么是愛情,也開始思考生活中的自己,F(xiàn)在的我也處在青年意氣風發(fā)的時候,雖然沒有像孫少平那樣出外闖蕩,但我會不斷尋找能夠增加我人生閱歷的時機。我從少平身上學到了兩點:一是對生活的客觀認識,不放棄希望,有一份執(zhí)著進取之心;二是他對書的愛好,是書讓他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也是書讓他與田曉霞成為最親密的朋友。書者,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書喜愛的無論如何都是讓人可敬的。我由衷地感謝路遙,是他讓我領略了一個真實的世界,你我不應該讓時間從我們眼前流逝再來搓嘆,而應該用平凡的身軀燃燒起青春之火,讓涌動的心潮迎接來自生活的考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1095891.html
相關閱讀:讀《水滸傳》有感1200字作文
看《城南舊事》讀后感2篇
《老人與海》讀后感[800字]
2篇水滸傳讀后感4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