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3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著讀后感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下面為大家搜集的3篇“名著水滸傳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一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在今年暑假,媽媽為了讓我增加閱讀量,提高寫作水平,給我買了一本書,那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一買回家,我就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我被書里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英雄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有性格剛烈的黑旋風李逵、莽撞的花和尚魯智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行者武松、神機妙算的智多星吳用、武藝高強的玉麒麟盧俊義、精明能干的拼命三郎石秀、排兵布陣的神機軍師朱武、槍法出眾的豹子頭林沖、精通炮法的轟天雷凌振、筑建城垣的九尾龜陶宗旺……


  這本書主要寫宋江等一百零八個好漢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的故事,后受招安,受職先鋒,打遼國、擊田虎、征王慶、伐方臘成功后,許多英雄被高俅陷害而死。我對梁山好漢由衷的敬佩,對高俅、童貫、蔡京之流的奸臣無比痛恨。


  梁山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天閑星入云龍公孫勝,他不僅能騰云駕霧,而且能呼風喚雨,精通法術,在梁山排行第四。公孫勝曾破過高廉、喬道清、馬靈等人的法術。擺起陣法,無人能敵。在打遼國時,還用這法,讓兀顏統(tǒng)軍的大將束手就擒。我對他真是佩服得無體投地。


  在《水滸傳》中,我既喜歡公孫勝,也喜歡方臘的猛將石寶。石寶武藝高強,慣使流星錘,一把劈風刀也神出鬼沒。有一次,他和天空星急先鋒索超相持,兩個更不打話,斗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突然,石寶用流星錘打將來,索超措手不及被打死于馬下。鄧飛大怒,揮舞鐵鏈來戰(zhàn),石寶和鄧飛過招十合,鄧飛力怯,被劈死于馬下。還有一次,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四將敵石寶,石寶不戰(zhàn),李逵剛休息,石寶就沖上來,揮起劈風刀將鮑旭斬為兩段。瞧!石寶武藝多高強,我多想拜他為師呀!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一直以“忠義”兩字為主,忠的代表是宋江、盧俊義,義的是代表是李逵、魯智深。宋江以忠義而深受梁山好漢的擁護,我卻認為這是愚忠,毛澤東說過,宋江被招安后,成了朝廷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工具,成了一把夜壺,人要用就用,用不著,誰都說臟。宋江真不該投奔朝廷,最后落得可悲的下場,使梁山兄弟也受到連累?粗荷胶脻h一個個倒下,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難受。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二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平時上學沒什么時間看,這次借暑假的時間比較充分,把這部巨作給看完了,書中的人物形象個個都刻畫的性格鮮明,情節(jié)也引人入勝,從翻開書的那刻起,便愛不釋手,讀后感嘆不已,突然想起偉大的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


  水滸傳最吸引我的是人物性格鮮明:足智多謀的吳用,膽大如虎的武松,天真率直的李逵,嫉惡如仇的魯智深……


  水滸傳的故事情節(jié)應該可以感染每個人,當然,我也不例外,被里面眾多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比如|:武松景陽岡打虎,林沖風雪山神廟等等。


  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唯獨宋江這個人物,大家的看法意見都不一樣,下面我就來談談宋江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tǒng)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yǎng)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后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fā)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yè)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并無過人之處,為什么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優(yōu)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zhàn)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后,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征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征方臘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余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后成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慘的結局。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三


  當我將《水滸傳》全看完時;


  卻并不是百感交集的情緒,而是迷迷茫茫地了無頭緒。


  也許是對最后結局的恍惚,仿佛這不是原本應該有的。


  我再看看那些醒目的字眼,悲壯的場面又再腦海上演。


  恍然才知道這原就是結局,心不知怎么地隨淚水傷心


  ——題記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一百零八個好漢因為各種原因陸續(xù)上了梁山泊并且不斷壯大,漸漸成為當時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幫助朝廷征遼、平王慶、滅田虎、除方臘,最后僅剩二十余人。但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最后只得剩下寥寥無幾。


  《水滸傳》描繪的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大義凜然的及時雨宋江、耐不住性子的急先鋒索超、性烈如火的黑旋風李逵、貪圖女色的矮腳虎王英、深明仗義的小旋風柴進、熱情豪爽的花和尚魯智深……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雖性格各異,卻也為亂世之中的“知己”。志同道合的他們終究匯聚于梁山泊上開始了他們的對抗當時腐敗黑暗的朝廷的起義。屢戰(zhàn)屢敗的朝廷被迫向梁山好漢們拋出“橄欖枝”———招安。其實這正是梁上好漢們的眾望所歸。尤其是宋江,這更是他最為希望看到的結果,畢竟為官比為賊要好名聲啊!然而!這卻讓他們走向了“不歸路”。他們幫朝廷掃除了障礙,讓王朝得以鞏固,得到的回報卻是戰(zhàn)死沙場、顛沛流離、慘遭謀害。原本在梁山春風得意的好漢們如今的晚景凄涼。不由得讓人心中唏噓不已———身處亂世的他們,原本可成為亂世中的英雄,可惜最后一步走錯了。其實是“造化弄人”啊!他們原本為落草為寇,身為“義盜”的他們最令當時朝廷“黑暗的昏庸者”所恐懼。當他們的實力漸漸減弱、分散時,在原本是“敵營”的朝廷中里必然有諸多“仇家”虎視眈眈,這般情況下怎能有好的結果呢?這便是他們的可悲之處———“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全書最令我感傷之處在于“宋江與李逵飲毒酒一事”。當中兄弟們紛紛離世,自己與李逵即將不久于人世時,腦子里浮現出一個又一個昔日的美好時光時,宋江似乎也才知道自己恐怕做錯路,投錯主了。當如此悲壯的場面在上演時,我想恐怕憤慨之意最深的并非是我,而是此書的作者———施耐庵和羅貫中。畢竟宋江這等英雄們落得如此下場,真叫人抱打不平啊!其實這樣的悲劇也可反襯出當時朝廷的黑暗,世道的混亂。我想當作者寫完這本書時,恐怕會感慨萬千。即為宋江等人之死惋惜,也為如此亂世唏噓。作者此番也必會想到當世,何謂亂世又何謂安世?自己身處的朝代可否為清明之朝?當世可否為太平之世?自己的晚景是否也會凄涼?種種疑問油然而生。


  其實不然,當我看完此書時,些許茫然后,也概嘆今朝的中國雖不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清明,但也可謂為太平之世,身處之中還算幸福。這不由得想到前陣子重慶打黑除惡專項整治斗爭,想到了前不久被處死的文強。文強等人這般“重臣”也會因貪黑腐敗而“落馬”?梢姰斀裎覀兊“朝廷”是不會有“爛根基”的,中國的共產黨總體作風清明廉潔,不會有《水滸傳》的悲劇再上演了。同時,作為未來中國的接班人的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爭取創(chuàng)建祖國的美好未來。


  我只希望《水滸傳》永遠只是傳說,而不是現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1098292.html

相關閱讀:平凡的世界讀后感1500字
讀《城南舊事》有感400字
關于狼圖騰的讀后感作文
《老人與!纷x后感700字范文
《三國演義》讀后感550字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