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的森林》讀后感1000字
《木偶的森林》是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王一梅的作品,這是一本兒童童話小說。之所以選擇這本書作為我們的共讀書籍,主要是為了在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的當下,喚起孩子及家長們的環(huán)保意識。
在假期里,我不斷瀏覽學生博客,看到有不少孩子都寫下了讀后感,并且認識到環(huán)保、與動植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讀《木偶的森林》,讓我這個成年人也被粘住了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路牽掛著白黑黑的命運。是的,它是一個受害者,深受馬戲團團長羅里所害。羅里讓它失去記憶,讓它鉆熊熊燃燒的火圈,讓它由一個還未成年的懵懵懂懂的小熊變成了一只丑丑的熊……在憎恨羅里的慘無人性之余,卻發(fā)現(xiàn)羅里也是一個更大的受害者。本在森林里生活得好好的橡樹羅里,被迫離開樹墩,離開家園,還被做成木偶人,一顆心也被冰凍。他變得無情、冷酷,他開始了一場瘋狂的復仇行動。他創(chuàng)辦了馬戲團,用半張歌譜控制那些從森林里走來的動物,使其失去記憶,為他所用,為的是有朝一日,趕走人類,讓忙碌城成為他的天下。
好在,羅里和白黑黑都遇到了他的“貴人”——阿湯大叔和阿燦姑娘。在聰明的阿燦姑娘的幫助下,阿湯大叔終于找出了羅里的秘密。圖書管理員阿燦姑娘用綠色的酷似綠葉的衣服,用愛溫暖了羅里,使其一顆堅冰一樣的心開始融化。在阿湯大叔、兔子阿德的幫助下,他終于達成所愿,回到了屬于自己的森林,并解除了對動物施加的一切魔法。
阿湯大叔的執(zhí)著,阿燦姑娘的善良,都感動著我。但書中令人感動的,還有勤勞善良的、寬容的白黑黑的父母,有抵制誘惑、執(zhí)著堅定的羅里的樹墩,還有陪伴樹墩的兔子阿德……
書中充滿了隱喻,講白黑黑的出走與回家,橡樹羅里的變化與樹墩的專一,講愛心與執(zhí)著,田園的追求等等,無不耐人尋味。用周益民老師的話說:讀著這樣的作品,目光變得純凈,心底變得寧靜。
整本書讀完后,我掩卷沉思,想我們的孩子,想現(xiàn)代的父母。在現(xiàn)代快餐式、物質化的環(huán)境下,孩子們已無幸?裳。而父母們,還有我們這些教育者們,卻在功利之心的驅使之下,正扼殺著孩子的童真。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父母們正在扮演著老木匠的角色,正把一個個本天真無邪的孩子硬“雕刻”成了“木偶人”。而我們的孩子——失去自我,如木偶一樣的孩子,將來會怎么對待我們,怎么對待這個世界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650425.html
相關閱讀:讀簡愛讀后感1000字
《感謝那只手》讀后感
資本論讀后感1000字
《責任勝于能力》讀后感1100字
《秋 慧》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