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伊豆的舞女》讀后感500字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后感500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伊豆的舞女》讀后感500字

  《伊豆的舞女》拍過很多次,開始先讀書,然后看了山口百惠的電影。余味未盡,回頭又讀了一回書。好像是五月份,看劉亦菲《神雕俠侶》時,在博客上寫:兩相比較,影像多了一份華麗,文字多了一份自發(fā)性的感知。前者所有鋪墊,都在為主線添加骨肉。后者流水無形,須要讀者自己探索——大概是如此的,原文也記不清了。

  對于《伊豆的舞女》的文字版與影像版的印象,和五月之時幾乎無二。文字清明透亮,似是花苞之中鮮嫩的蕊。要嗅到它的清香,必須自己在閱讀中獲得。影像直觀直接,沖擊力強,但就是因此,反而造成一種困惑。演出的人,與讀書的人,對于人物形象的理解永遠不可能同一。這源于人類的特性:獨一無二的身體以及思想。第二次讀,特地寫了讀書筆記。說是讀書筆記,其實是泛泛之談。讀書之時,影像所帶給我的影響仍未消褪:文字似是清泉,緩緩流動在有著薄霧的清晨。疏離陰影,微呤松濤,在一頁一頁的紙中剎那間生機勃勃。只到故事結(jié)束,回旋在內(nèi)心的仍是對于純真的感動。雖然一切淡淡,卻綿綿不絕。影像對于整體社會、基于社會創(chuàng)造的人際關(guān)系、以及人際關(guān)系所帶來的種種矛盾融合之處,表現(xiàn)力更為豐富,亦能使人的內(nèi)心所觀照到的事物短期內(nèi)更加深刻。如果說讀完書之后,感覺是少年經(jīng)歷種種后被他人以及自己承認的愉悅,那么看完影像之后,則是對于生命所帶來的苦頓的傷感。對于大背景不同的側(cè)重點,使得這兩種表達方式所營造的意境各趨南北。在書中,作者表現(xiàn)出若干個象征:純真而朦朧的愛意;藝人不被人所理解的命運;旅程結(jié)束后主角內(nèi)心的變化;媽媽純樸實在的形象。這些元素,形成影像時,除了大體契合外,其余被導演篡改藝人悲慘的命運;媽媽的精明。至于主角告別阿薰后,在輪船上的情緒則一點也沒提。只能說是敗筆。

  《伊豆的舞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我是個二十歲的人,一再嚴肅的反省到自己由于孤獨根性養(yǎng)成的怪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676648.html

相關(guān)閱讀:《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范文500字
增廣賢文讀后感500字
讀《幸福是什麼》有感
八榮八恥讀后感500字
詹天佑讀書筆記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