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全文四個(gè)部分。作者融記敘、議論、抒情于一體,展示了近代中國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帶來的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作者有“道士塔”作題目,寓意深刻。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恥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國文明衰弱的標(biāo)志。它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我們必須正視的歷史。
第一部分記敘了外國冒險(xiǎn)家瘋狂地掠奪和俞劫數(shù)以萬計(jì)的敦煌文物。作者的感情表面上是平靜的,但平靜中已涌動(dòng)著無法遏目的悲憤。
第二部分點(diǎn)出敦煌文物被毀被盜的原因之一:愚昧和無知。劈頭就是一段議論,悲憤之情躍然紙上。接著敘述王道士破壞敦煌文物的罪惡行徑,無奈中兼有揶揄。最后一個(gè)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迸發(fā),這是一種出于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的神圣之情。
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國寶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舊中國的落后和腐敗。作者用鑿鑿有據(jù)的事實(shí)告訴人們:我們必須正視這場中國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劇,唯有正視歷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悲憤、無奈之情。
第四部分寫這場悲劇的終結(jié)。歷史已翻過新的一頁。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給專家們研究華夏文明史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但是,中華民族畢竟站起來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輝煌仍然在中國,敦煌學(xué)仍然在中國。比之前三部分,這一部分雖然簡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復(fù)雜的,壓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織在一起。“道士塔”作為民族文明的恥辱和衰敗的象征雖然成為歷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個(gè)中國人:決不能重蹈覆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735709.html
相關(guān)閱讀:激蕩三十年讀后感600字
讀《匆匆》有感
西廂記讀后感600字
《開心家族》讀后感600字
《黑魔字》讀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