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讀海明威,就如同閱讀我們自己。因為他所做的一切僅僅作為一雙清澈的眸子,整理著我們處于紛亂世界中的視線,或化成一道純凈的蟬音,在散漫與喧囂的塵世間暢然游走,將原始的、直覺的、靈性的人性和世 界真實的展示給我們,使我們正視自己的存在和如何存在。
喜歡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它告訴我“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夠被打敗”。這本書講了古巴一個名叫桑地亞歌的老漁夫,獨自一人出海打漁,但 84天一無所獲。但是他沒有放棄,充滿了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85天釣到了一條長十八?,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面對這頭比船還大的魚,明知 道對方力量比他強(qiáng)的多,老人還是決心戰(zhàn)斗到底。他采取了一切制服大馬林魚的辦法,經(jīng)過了兩天兩夜的戰(zhàn)斗,終于殺死了大魚,把它綁在船邊。但是命運卻是坎坷的,它并沒有饒恕這位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大魚的濃厚血腥味 ,吸引了眾多鯊魚一次又一次的襲擊。于是,他用盡一切的手段來反擊,用隨身攜帶的工具,與鯊魚做生死搏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做武器。雖然老人勝利了,然而他的魚肉也被全部咬走了,最終只是筋疲力盡的 拖回了一副魚骨頭。
雖然老漁夫老了、倒霉,失敗,但是他卻能說出來讓我震驚的那句話:我會奉陪到底,至死方休。這使我不禁陷入了深思,老人的這種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震撼著我,我要學(xué)習(xí)他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精神, 那里跌倒了就在那里爬起來,越戰(zhàn)越勇。雖然命運對每個人而言,可能不公,但是命運也是用自己的勇氣和才干堆積起來的。老人最后雖然只得到了一副魚骨頭,但這也是他成為“硬漢形象”的見證。
時光如水,從稚氣到成熟,由青澀無知到日漸豐盈,走過成長的二十余光景,接受的洗禮與歷練自然無法與主人公桑提亞哥相比,對生命 的認(rèn)知與感悟也經(jīng)不起厚重的推敲。然而,作為職場新人,我將懷揣一顆澎湃的心,帶著青春的熱情前行在路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風(fēng)格和態(tài)度,先天作怪也好,后天使然也罷,只要在社會法律與道德環(huán)境的規(guī)范下,自是合理。人們都為自己構(gòu)建了一個需要用心經(jīng)營的精神家園,李白的狂恣、杜甫的沉郁、徐志摩的“性靈之美 ”、魯迅的“中國魂”……不管是大家的自成風(fēng)景,還是平凡人的中庸世俗,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花園里唱起生命之歌。不同的是有追求之人懂得和著旋律揮動自己的鋤頭,懂得適時接起插線板啟動割草機(jī),而庸庸碌碌的人要 么等待老天下雨,要么拿著破舊的剪刀雜亂的揮舞。智慧與愚昧可見一斑。
海明威的《老人與!窞槲覀儤(gòu)建了一個值得追求與膜拜的不屈命運,勇于抗?fàn)幍木窕▓@。然而海明威那震懾心魂的一槍如晴天霹靂般給美麗的花園烙下了難以填補(bǔ)的裂痕。常常在想熱愛文字之人為何有自殺舉動。顧 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但最后他也在黑暗中離去;蛟S對于海明威而言,這個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這個傷痕無數(shù)的英雄,仍然抵擋不了生命本身的脆弱。尼采說:“死在幸福之峰巔者最光榮”。 在自己無力創(chuàng)作、身心受病痛折磨時,海明威選擇了唯一的自由權(quán)利——自殺,畢竟在這個時候他還是命運的主人。要知道不能在文字海洋自由馳騁對一個熱愛文字的人來說是莫大的恥辱,只是獵人最后的獵物是他自己,未 免太過悲涼。
而文學(xué)與現(xiàn)實生活總有差別,那個時代,作家興許可以自我;當(dāng)下職場,無論職位高低,終有一份責(zé)任、一份期待、一份尊重、一份希望;逃避不是辦法,面對方能解脫,在職場,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似乎只有重新磨銳我們久已遲鈍了的感官,拭去蒙在心靈上的污垢和銹跡,我們才能觸摸到《老人與!饭怩r瑩潔之美。海明威筆下的海事如此千姿百態(tài),充滿生機(jī)和琢磨不透的奧妙。海是仁慈的,她是一切生命的母親 ,海也是任性的,她作嗔作癡,喜怒無常,海也是殘忍的,她孕育了生命,也毀滅著生命。在海明威筆下,海不僅孕育了萬物,也孕育著圣地亞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748956.html
相關(guān)閱讀:讀《三國演義》后有感45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400字作文
《三國演義》讀后感[200]
水滸傳讀書筆記600字2篇
大學(xué)生紅樓夢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