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國慶長假,迎來的卻是又一個自主加班(不計加班、無加班費,呵呵!)到黎明(看東東、改東東、寫東東......),長假將盡,仍解禁無期,內心滿是無奈、煩悶、苦楚與掙扎,本一樂觀、自信、善良、寬容、豁達之人,何致如此?不禁暗自反思:我是一吹毛求疵之人嗎?非也,對待一眾兄弟姐妹算得上十分耐心、寬容與支持,也多有差不多就放過關之事;我是一工作癡狂之徒嗎?非也,工作再忙仍保持自身愛好不棄,小有樂趣、小有所得;我是一追求完美之人嗎?遠算不上,多年從業(yè)經歷與教訓告訴我,結果比過程重要,具體去做、去實施遠比任何完美計劃都重要。見太陽高高升起,難得是蔚藍的天空、飄著潔白如絮的云。飲下一杯濃茶,再加上一杯苦咖啡,思緒再起,想起的卻是幾年前讀了李東生先生在國際化道路受挫時寫的“鷹的重生”,再次反復讀后大有感觸而寫了個讀后感,取之略改續(xù)上,權當自省、自勵。
不經意間,習慣了加班、習慣了沒黑沒白的忙,連家人、孩子也習慣了不指望我能幫他們什么忙的日子,對于兩鬢悄然生出的白發(fā)、對于日益稀疏的頭發(fā)也仿佛一夜之間的事,一點不覺驚詫。
職業(yè)和生活習慣,養(yǎng)成了二十幾年如一日廣泛涉獵、潛心苦讀的嗜好,養(yǎng)成了用心觀察與眾不同的企業(yè)、與眾不同的人和與眾不同的事的習慣。很多書報刊物、很多好文章,都曾讓我受益良多、感動不已。
回顧過去繁忙、充滿挑戰(zhàn)和掙扎的日子,回顧經歷的一件件讓人記憶猶新的事,或興奮、或激動、或懊悔、或無奈、或氣憤、或不平……,讓我第一個再次想起的,卻仍是一篇很久以前就曾感動自己的短文《鷹的重生》。當初,李東生先生推進國際化付出巨大代價,甚至影響其企業(yè)生存,他寫此文表達了再生的強烈企圖心,也鼓舞、激勵員工浴火重生的信心,今日之李東生先生也確實已經帶領TCL走出泥潭,再讀這篇短文,別有一番感悟涌上心頭。
這是一個關于鷹的故事。
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
要活那么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這時,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
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等死,要么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蛻變。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飛翔。
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巖石,直到其完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待新的喙長出來。鷹會用新長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當新的趾甲長出來后,鷹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5個月以后,新的羽毛長出來了,鷹重新開始飛翔,重新再度過30年的歲月!
再讀《鷹的重生》,讓我仍然深深感動!
我們自己何嘗不因無法逾越的無奈與制肘而痛苦、掙扎!人生旅程又何嘗不是一次又一次重生的考驗!我們經常講敬業(yè)、職業(yè)和專業(yè),今天,僅僅這些已經遠遠不夠,還有對自己的否定、對過去習慣的否定、甚至是革命性的變革。
曾經不止一次有人問我,你這樣堅持是為什么?我回答,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曾有人問我,支持你工作下去的動力是什么?我回答,是激情、是對自己負責;也曾經有各種各樣的機會、機遇和誘惑,很不幸又很幸運的,已經走到了今天。無論多么美好的記憶或輝煌成就,昨天,都已經成為過去,必須有勇氣面對今天的變革、今天的挑戰(zhàn)、今天的無奈、今天的掙扎,或者去選擇面臨新的挑戰(zhàn)、新的突破!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痛苦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蛻變是痛苦的,對企業(yè)、對自己都一樣,但我們必須要經歷這場痛苦的蛻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777047.html
相關閱讀:少年閏土讀后感1000字
讀《阿米巴經營》有感精選范文
腳下花草滿徑》讀后感
《名人傳》所感1000字
愛的藝術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