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精明了,如果做人要太精明,就會吃大虧得。要是你跟我說的一樣,那你就應(yīng)該看這本書——《做人不要太精明》,讓你學(xué)會做人。如果你不相信的話,那你就該聽我說。
有一天我和媽媽因為一點(diǎn)小事而吵架,爸爸給我一名叫《做人不要太精明》時,我就想:剛好我可以看書解一解氣。
當(dāng)我看完這本書時,這才意識到是我錯時,我就趕快給媽媽道歉:“媽媽對不起是我不對,我不應(yīng)該對你大吼,我想你也不是那種愛斤斤計較的人吧?那你饒過我吧?嗯?”
“好了我不怪你了!”媽媽笑著說,“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YES”我笑嘻嘻的說“那本書真的有用呀……”
最后我總結(jié)了一下:做人不能太精明,“精明的人”往往以自己的強(qiáng)勢,在群體中脫穎而出,卻破壞了群體的平衡而遭來嫉恨。反之,“若愚的人”則在群體中處處體現(xiàn)出弱勢,得到群體的同情和幫助。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
還有,世間萬物,時也好,運(yùn)也好,勢也好,都是在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中轉(zhuǎn)換,“十年河?xùn)|,十年河西”。 “精明的人”苦心計算,患得患失。一回頭看,自己付出那么多,卻不如常人所獲,于是哀嘆命運(yùn)不濟(jì),天道不公,豈不知“塞翁失馬”的道理。如果能用一顆平常的心對待得失,一切都會變得很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783171.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5開學(xué)第一課觀后感450字
讀《逢病軍人》有感400字
《做人不要太精明》讀后感500字
讀《劉胡蘭傳》有感_六年級讀后感500字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