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人》讀后感1000字
白先勇的《臺北人》,是一本深具復雜性的作品,書中十四篇堪稱一流的短篇小說串聯(lián)成一體,使我們看到了社會之“眾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題命意之一再重復與互相陪襯輔佐,使我們能更進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義,并使我們得以一窺隱藏在作品內(nèi)的作者之人生觀與宇宙觀。
今昔之感
我寫作,是因為我希望把人類心靈中無言的痛楚轉(zhuǎn)換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臺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劇連綴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們都出生中國大陸,隨著國民黨撤退來臺灣這一小島。也許當初他們還是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然而現(xiàn)在卻已是暮靄沉沉的年齡,。不論你是叱咤風云的將軍,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論你是風華絕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會的女娼,到頭來都是一樣,任時間將青春腐蝕,終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話,榮光屬于既往,衰朽屬于當下。時移勢易,色衰愛弛,怎不產(chǎn)生世過境遷、人情巨變的今昔之感!白先勇在書前引錄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正是點出《臺北人》的這一主題,傳達出作者不勝今昔之愴然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796340.html
相關(guān)閱讀:關(guān)于小英雄雨來讀后感400字
讀《西游記》有感
讀駱駝祥子有感400字
讀巧克力味的暑假有感
落花生讀后感4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