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來了讀后感1000字
今天看了柴靜訪談節(jié)目《城管來了》。
從一個城管的角度講述他的工作,讓我知道他也不易。
其實(shí),不看節(jié)目,我也知道他不容易,因?yàn)樗仓皇且粋普通人。
每個普通人都不容易,在中國,這是普遍真理。
任何一種抽象的矛盾到最后都會落在兩個對立的、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身上,這就顯出生活的殘酷來。
《太極旗飄揚(yáng)》和《朗讀者》中呈現(xiàn)的個人的無辜與痛苦,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我們都是普通公民,我們希望“自己”幸福,也知道只有“他人”幸福,“自己”才能獲得真正幸福。
因?yàn)槊總“自己”就是他人的“他人”,每個“他人”都是另外一個個“自己”。
從個人角度解讀矛盾,無疑會增加溫情脈脈的成分,
但解決矛盾,緊靠個人的努力地?zé)o益的。
我們真心奢望當(dāng)政者掌權(quán)者能從更“低”的視角看待著個矛盾,能用更“低”技術(shù)手段解決這個問題。
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每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想擁有一個整潔有序的城市。
但,絕不希望“整潔有序”是個假象。
維持假象必然付出額外的代價。
而這個代價,就是赤裸裸的矛盾-----城管與小商販的矛盾。
小商販?zhǔn)侨,城管也是人?/p>
只要是人,都想活的有尊嚴(yán),都想和盡可能和他人平和相處。
但,城管和小販之間不能,
一方為生計(jì)所迫,一方因職責(zé)使然。
如何從根本上消除這種矛盾,
不在于城管藝術(shù)執(zhí)法,
而在于讓當(dāng)政者做一個簡單的思考,城市因何存在?
人們有交換的需要才發(fā)展為“市”,隨后成“城”。
這是城市存在的最根本原因。
為什么北京的城管和商販矛盾最突出,
而在中小城市,這個矛盾就會緩和很多。
原因再簡單不過,這就是一個成本問題。
在一個小城市,哪怕是賣早點(diǎn)、賣襪子、賣蔬菜水果,都可以租一個固定的商鋪,
可以體面地做生意,可以不畏風(fēng)雨,不懼城管
每一個消費(fèi)者也可以體面地消費(fèi),也同樣可以不畏風(fēng)雨,不厭城管。
在北京,做一點(diǎn)小本生意,誰租得起昂貴的房租,
最終只能游走街巷,成為城市的“污點(diǎn)”。
如果,北京能從城市規(guī)劃上著手,
除了高大全的政治建筑外,還能真正尊重百姓的需求,大量規(guī)劃商業(yè)用房,
拉低商鋪?zhàn)饨,讓底層謀生者也有能力“在房子里”買油條豆?jié){,
讓我們這些消費(fèi)者也能體面地“在房子里”吃一串羊肉串,
還有誰愿意如街鼠般茍且地活著?還有誰愿意瑟縮在寒風(fēng)中果腹?
北京,是政治之都,無容置疑。
但是,百姓和樂安居,不是政治昌明的最好注腳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824269.html
相關(guān)閱讀:五猖會讀后感范文1000字
2015年搞笑的祝福語
讀《三個火槍手》有感1000字
霧都孤兒讀后感1000字兩篇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