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讀后感700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700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寫在1844—1847年筆記里的。整個《提綱》非常精煉,一共十一條,總共不過千余字,但是它所揭示的社會思想和哲學觀點卻豐富而深刻。恩格斯對《提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稱之為“包含著新世界觀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提綱》強調(diào)了實踐的觀點以及人類的本質(zhì)和真理與感性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在《提綱》的第二條中,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即是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不能離開實踐的思維去爭論人是否具有現(xiàn)實性!短峋V》的第六條明確說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否定了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zhì)歸結于人的本質(zhì)的思想!短峋V》帶有鮮明的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思想,馬克思辯證地看待人與環(huán)境和教育的關系,一方面,人的成長是受環(huán)境和教育影響的,另一方面,環(huán)境也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馬克思還指出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也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概括而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重要意義在于:第一,從總體上批判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直觀性的缺陷,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第一次明確提出新唯物主義就是實踐的唯物主義;第二,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以及從這種觀點出發(fā)對宗教所作的批判,提出:“人的本質(zhì)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第三,揭露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脫離、互相對立的,并深刻分析了費爾巴哈半截子唯物主義的根源;第四,批判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消極的直觀反映論,把實踐作為新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馬克思提出的實踐唯物主義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它給出了現(xiàn)實批判的合法性,從理論上解決了改變世界的要求,這一點將唯物主義發(fā)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826815.html

相關閱讀:我的信念讀后感范文700字
《外婆家的石橋》讀后感
荒蕪的花園讀后感
劉胡蘭讀后感700字
《一百條裙子》讀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