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讀后感1500字
人生有何價值?其實我并不能準確地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自從我讀了《有的人》這首詩,再經(jīng)過細致地咀嚼之后,我終于明白了:人生有何價值,決不是索取,而是對社會和人民的貢獻。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支蠟燭,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說是它燃起火花的那一剎那。有人的火焰,微弱欲熄;有人的火焰,燭影搖紅;有人的火焰靜靜發(fā)光;有人的火焰,燦爛耀眼。然而它總有蠟炬成灰,歸復平靜的一刻,唯一不同的是:所留下的貢獻。
《有的人》正是抓住了“人生”這一重大課題,用“活”與“死”的鮮明對比,說明了怎樣的人生才有真正的價值,并熱情地贊頌了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者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無情地鞭撻了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就連螞蟻都尚且偷生。但這不是真正的“活”。一個沒有目標、醉生夢死的人,就仿佛是個拖著臭皮囊走路的“行尸走肉”跟“植物人”又有多大的差別呢?世界有許多的人怕死,中國古代的皇帝都千方百計地想要求得長生不死之藥。其實死并不那么可怕,只是他們不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請不要等到年老發(fā)白,才會為會為蹉跎時光而傷悲,甚至在臨死前,才覺悟自己虛走一遭,而留不下什么。這樣的人生就算活到一百歲,在時間的長流里,也不過是一粒小塵埃。
翻開中國的歷史,李大釗在獄中時,受盡了各種殘酷的刑罰,要絞刑架前,他正氣凜然地做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你們不能因為絞死了我,就以為絞死了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我們已經(jīng)培育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榮的勝利!李潤虎也解出了這樣的人生方程根:“凡是為了人民服務的事,我都是主人!”13億中國人再不相信劉賓雁提出的“以自我為中心”對于人生這道深奧的方程,有一個共同的解: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人人應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過程中,體現(xiàn)人生價值古代哲學家莊子認為人生只是一場夢,甚至比之為贅疣,為癰疽,死了才是“大覺”,一個人死了就是“決疣潰痛”。因此他的妻子死了,鄰居們都為他難過,他自己反而“箕踞鼓盆而歌”,人們都以為他瘋了。
翻開中國的歷史這樣的英雄比比皆是。愛國詩人陸游《示兒》——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對死泰然處之,臨死還思念著國家民族的安危,真上可敬可佩啊。民族英雄文天祥又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何等壯烈、感人的語言!又正如我最愛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身殘疾,百病纏身,仍堅持寫作,鼓勵人人建設和保衛(wèi)國防的人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們說的和做的是多么好啊!他們真正用自己的血和肉創(chuàng)造了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死,把短暫一生的每時每刻都貢獻給社會。他們處處事事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對祖國更是沒有任何的索取,只希望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點燃同代人的青春火焰。他們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金子般的心。他們的人生觀是:“祖國是神圣的,祖國是我們的精神支柱,為了祖國,可以不惜一切”。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很奇妙。有些人雖然死了,但是在人們的心中仍然活著。周恩來總理一生奔走于槍林彈雨中,來往于友好的國家之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受到多個國度人民的敬仰,相反有些人,雖然活著,但因為作惡多端,罪行累累,如:一些假公濟私的官僚,奸淫虜掠的渣滓,人們對這些人恨之入骨,詛咒他們“不死何為”,他們活著跟死去有多大分別?他們在世界上也不會呆得太長久的,因為豺狼的面目一旦揭露,末日也就跟著來臨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輕于鴻毛,還是重于泰山,就讓我們珍惜它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844737.html
相關(guān)閱讀:童年讀后感600字
學習好兵帥克??讀《好兵帥克》有感
《匆匆》讀后感600字
黃道婆讀后感600字
《可愛的外婆》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