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城南舊事》讀后感
我在這幾天在讀《城南舊事》,這是林海音奶奶的名著。
這一篇事是從一個(gè)小孩子的目光來表達(dá)著這一些難而繁的事物。里面有不愛理小孩子的德先叔,從施家逃出來的蘭姨娘,我們家的奶媽宋媽和“我”的弟弟妹妹們。
這篇名著是林海音奶奶寫的,林海音原名林含英,籍貫臺灣苗栗。1918年生于日本太阪,三歲返回臺灣,五歲隨父母來到了我們的北京。
這本《城南舊事》以20世紀(jì)主人公英子,一名伶俐的小女孩純摯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溫馨動人。
2001年12月,林海音病逝臺北,享年八十三年。
篇二:《城南舊事》讀后感
暑假中,媽媽給我買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我很愛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第一章是冬陽 童年 駱駝隊(duì),這一章寫了林海音為什么要想起寫《城南舊事》;莅拆^寫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宋媽和林海音的媽媽都不讓林海音看瘋子,但林海音經(jīng)常偷著去找瘋子。后來林海音才知道,秀貞并不是瘋了,而是因?yàn)檎也坏叫」鹱尤藗儾耪J(rèn)為她瘋了。最后小桂子原來就是林海音的好朋友妞兒——蘭姨娘一章寫了蘭姨娘來到“我”們家,“爸爸”對蘭阿姨很好,但“媽媽”很生氣。最后一章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寫了我小學(xué)畢業(yè)了,但是爸爸已奄奄一息,最好也死了。
我喜歡這本書。
篇三:《城南舊事》讀后感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記不得是在春夏秋冬的哪個(gè)午后了,陽光明媚,從書架的一堆書中選了最薄的一本——《城南?事》。席地而坐,陽光慵懶從窗口灑入,人也隨之溫暖。一口氣讀完,
再抬頭,太陽早已西下。似乎也回到兒時(shí),老家門前的那棵大柳樹不知何時(shí)消失不見了。從未想過,幾個(gè)如此簡單的小故事能這樣的深入人心,這樣敲擊著回憶,這樣讓人念念不忘。
那時(shí)的我們總是追隨長輩的意愿遠(yuǎn)離“瘋癲癡傻狂,坑蒙拐騙偷”,后來的我們越來越懂得“明辨是非”了,更加對此嗤之以鼻。什么時(shí)候,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人性,人性中不一樣的風(fēng)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894397.html
相關(guān)閱讀:暑假水滸傳讀后感600字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50字2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00字五篇
皇帝的新裝讀后感2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