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評價說什么的都有,民族主義、左翼、極端思想,或者只有憤青們才會去看的書等等。每個年齡段的人看法都不一樣,對于我這樣一個80出生的人,雖然還沒法到達"專家""學者"們的社會觀、人生觀,但是作為國家后幾十年的"社會棟梁",我們自然有我們的想法。
我不知道那些"學者"們是否有買這本書,并且是否去看了這本書,首先要說的是如果您沒有看過這本書,僅僅是在網(wǎng)絡(luò)或者別人嘴里聽了幾句的話,那么還是請您先閉上您的嘴,等看完了再評價也不遲。
中國從建國以來幾乎是每30年一個變化,改革開放快30年了,30年前中國是怎樣一個環(huán)境,也就要面對怎樣一個心態(tài)來處理國家前途。今天我們國家所處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不同,我們是該繼續(xù)用30年前的觀念來建設(shè)祖國呢?還是用新的觀念來推動國家發(fā)展呢?我認為這本書不見得就怎么"民族主義"了,當你用一種審視和批判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們的本意是希望我們不要沉迷于改革開放的成果之中,要了解我們目前面臨的環(huán)境,要懂得在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人!做個比喻:以前你窮,沒辦法你只能用一個窮心態(tài)來生活,現(xiàn)在你成中產(chǎn)人士了,是不是你還得用窮心態(tài)來面對社會?是不是等你都住上別墅了您還用貧困時期的心態(tài)來生活呢?每個人在每個時期的眼光和抱負都不一樣,國家也是這樣。我們完成了一個目標之后就是要有一個新的目標!要不國家怎么發(fā)展?原地不懂?接著"販賣"褲子、鞋子給西方?老祖宗交給我們的: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那里去了?泡小秘吃海鮮去了?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理解"老人們"的心里,就像我們面對自己的父母一樣,現(xiàn)在你跟你父母講一些新時期的事情,他們可能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結(jié)果怎么樣?社會不還是發(fā)展,"老的"終究要"老去"。那些已經(jīng)接近"老去"的"學者"們,你們是否還跟的上這個時期的變化?你們腦子里的"286"處理器是否還能處理當今社會的大量信息?要不您先"升級"一下,這樣我們才能站在一起。
新時代的年輕人從觀念上和處理事情的思維上有很大不同,大家面對事情的時候通常都目標明確,不喜歡通過"附加值"來達成目的,就像現(xiàn)在"有話直說"一樣。我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層,當要與其他公司處理合作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是直奔主題,闡明自己的實力和誠意,原則利益說清楚,大家來均衡利益,然后就簽合同了。但是我們老一輩怎么做?先是私下拜訪對方領(lǐng)導,然后送禮吃飯泡個澡,然后再研究研究最后才簽合同。這就是新時期年輕人與老一輩的不同。我們更注重實際的東西。更注重目標的東西
這本書之中有很多話題和論點是指責那些"學者""教授"的,不好聽的話當然誰都不愛聽,忠言逆耳嘛,但是它利于行。很多話題都是很直接的說出問題點,我們是該反思呢?還是一推三干凈?
最后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縱然書中的論點富有激情和民族主義傾向,但是他的出現(xiàn)與熱銷有他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931629.html
相關(guān)閱讀: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讀后感1000字
《論語》讀后感1000字
讀《弟子規(guī)》有感1035字
浮士德讀書筆記1000字
《苦難輝煌》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