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讀《當下的力量》有感1000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1000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讀《當下的力量》有感1000字

  奧修大師的論述:存在,靜心,時間的虛幻,跟作者幾乎一致,只是作者的主線更加明晰:強迫性無意識思維(即佛家:念頭,即道家:有為)以及心理時間的積累對世間的心理投射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我之為我正是對這些思維幻覺的不斷認同無法自拔。世界文化偏見正是根源于此。

  無意識思維(古語:人心)的難伏之處在于:你想(即:強迫性思維,即:有為)空,它就會給你創(chuàng)造出一個“空”。

  你想靜,想虛,想善,想美,想天堂,想地獄,它都會給你一一創(chuàng)造(心理投射)出來(呵呵,而且人人的衡量標準不同),這自然已非本體的存在了。清凈經:人神本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梢娗鍍羰枪且,遣欲澄心才是修行的因。不去遣欲澄心,而去求清求靜,真是倒果為因。

  所以我佛說:悟則眾生即佛,迷則佛即眾生。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性,但“顛倒妄想,認賊(無意識思維)作父”故為凡夫。

  在鬼窟子里做活計,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見思惑,所知障,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正是對這種思維投射的剖析。

  六祖云:無念位宗(脫離對思維的無意識認同)

  無相為體(思維的觀察者)

  無住為本(當下全意識臨在)

  道家云:無心無我(脫離對思維的無意識認同)

  無事無為(思維的觀察者,當下全意識臨在)

  佛家云:念念覺/狂心頓歇,斯即菩提/打得念頭死,允你法界身

  大學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王陽明云: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

  作者的著作可能是道德經,金剛經,楞嚴經,壇經,對生命實相的指示的現代解讀。

  道家神修丹法講究明心見性,心死神活,不起心,不動心,修無心,克制后天識神以啟動先天元神,苦口婆心強調修心修德,去凡心存道心。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早服謂之重積德。不正是臣服!

  無為,清凈,應無所住,不正是思維的觀察者,根植于當下的全意識臨在!

  如董老所言,外在的生滅不過是歷史在人心視窗上的顯示變換,無非審美!

  難道是千年前的語言表現形式,社會環(huán)境以及歷史長時間的間隔以致理解上的偏差?需得由現代開悟的西方人以現代語言加以詮釋,不得其解?

  關鍵還是目前的教育形式下人類對于強迫性思維的無意識認同。

  在沒有止定安而后慮(思維)的產物,只能是思維幻覺投射的怪物。

  ?斯.托利的可貴之處在于用現代的語言總結出脫離無意識思維的要點:當下全意識的臨在。南懷瑾,元音大師的教法于此并無二致。但作者作為一個開悟的現代人并不屬于任何一個宗教派別(無心理性標簽),其立場,用意,語言更貼近現代人所處的現代社會環(huán)境,故對于國人來說,可以從一種現代的理解方式方法進入古老禪宗的門徑。

  給現代修行人提供了一種合乎現代思維方式的日常修心法門。

  目前的許多心理勵志書籍,大多也是思維的游戲,不過是把這種心理投射優(yōu)化一些,如不能就進入全意識臨在的當下,獲得內心真正的寧靜,一切最終是徒然。

  存在之性,即真我之性,當下即解脫。解脫也無解脫,只是當下全意識的臨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931642.html

相關閱讀:時間簡史讀后感作文10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
《鐵道游擊隊》讀書筆記1000字
《名人傳》讀后感1000字
初中生的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