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流連于唐朝的風華,流連于宋朝的儒雅,流連于元代的四海歸一和明清的肅穆莊嚴。我可以對任何一個時代流連,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愛的,永遠只是那獨一的漢朝。雖然那里有勾心斗角,有爾虞我詐,有誹謗污蔑......但這仍不能阻擋我對漢朝的愛,因為只有在那里,才有那唯一的太史公,才有那讓世人驚嘆的司馬遷。
司馬遷在千古絕唱《報任安書》中,將他強烈真摯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將封閉壓抑的情懷一吐為快,字字血淚,處處真情,理灼古今,動人心魄。從《報任安書》中可以看出,司馬遷是一位隱忍茍活、堅韌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著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為《史記》獻身的精神。
司馬遷被誣定罪,因“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詬莫大于宮刑”,他抑郁,他痛苦。這種最卑劣的刑罰使“才懷隨和,行若由夷”的司馬遷身心受到了極大的侮辱與摧殘。這種情況下,選擇“死節(jié)”是一種解脫,活著要承受的痛苦實在太多太多,活著比死去更需要勇氣。但太史公卻選擇了隱忍茍活。他說:“人固有一死;蛑赜谔┥,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為了完成先父的遺愿,為了《史記》,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寧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與自己的責罵。這是何等的偉大啊!
忍受著“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的痛苦,司馬遷堅韌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圣賢發(fā)憤為作的事例激勵自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這些古代圣賢歷經(jīng)磨難,最后成功的典例讓他看到了那盞指明燈的光輝。于是他夜以繼日地撰寫〈史記〉。他正日沒命地揮刀竹簡,拼命地刻寫,只怕對不起父親,只怕對不起那些過往的英雄,只怕沒有人把他們的事跡寫下來留傳后世!司馬遷拿刀的手指結(jié)了繭,繭破了流血,再結(jié)繭,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簡冊以弄得血跡斑斑。這是何等的艱辛啊!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是的,司馬遷便是一位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的偉人。終于,他完成了《史記》,這部無韻之《離騷》的歷史經(jīng)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績。生前無法回到純白,身后卻是鮮艷奪目,熠熠生輝。他生前所有的恥辱,現(xiàn)今如浮世一夢,惟獨見他的絢麗,他的繁華,他的絕世的人格魅力。
范文二
“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與后世也。”
翻開《史記》,看著洋洋萬千字的傳世名篇,心中涌出了一陣崇拜與感嘆。精簡、凝練的的篇章,前不見古人的創(chuàng)新傳體,更使它被奉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然而,面對著《報任安書》中,這短短二、三十字,內(nèi)心多了的,卻是一瞬間的抽搐,來自文字帶給我的無限傷感、同情與佩服。
曾經(jīng)聽人說過:“存在就是合理”,人的存在當然也無可厚非,但有時候,人不免要思考他存在的理由何在。例如:當他的尊嚴已無處可尋。司馬遷,本是一個壯志滿酬,立志“推賢進士”之人,可在他因“口語”遭遇,被處之以宮刑以后,一切都改變惡劣,被鄉(xiāng)黨所笑,為世人所恥。身理上的痛苦猶可咬牙強過,但心理上的壓力讓他不堪重負,瀕臨在生于死的邊緣,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折磨,他熬過去了。因為,他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尊嚴,即來自于無數(shù)前人的例子,臥薪嘗膽,然后一血前恥。
其實,所謂尊嚴,對任何人都可以有不一樣的詮釋,只在于不同人主觀的意識,價值觀的差異。有的人,不愿為半斗米折腰,對于他,尊嚴在于面對權(quán)貴是,挺直的腰桿;有的人,愿嘗胯下之辱,對于他的遠大志向,尊嚴不在這一次的低頭,為實現(xiàn)個人抱負、個人理想,大丈夫,能屈能伸;有的人,愿為前人的過錯,向受難人民下跪,因為,對于他,為了他人的痛苦,為了國家的發(fā)展,跪下,便是他尊嚴之所在。
司馬遷,之所以“隱忍茍活”,因為對于他,“成一家之言,償前辱之債”,才是活下去的理由。在他自己的心中,他并沒有茍且偷生,反而是頂著不可侵犯的尊嚴活著。所謂“勇者不必死節(jié)”,他自己找到了存在的合理性。
尊嚴,不是為茍且偷生而趨炎附勢;不是面對挫折而放棄理想、抱負。
臥薪嘗膽,成大業(yè),能屈能伸,大丈夫。
司馬遷,我想對你說……
司馬遷,我渴望有一天會見到你,我渴望與你有一次跨越千年的長談。在那時,我們會談到你為李陵的仗義直言,為《史記》的忍辱負重,為人間大義的挺身而出……
司馬遷,我終于夢到你了。你滿臉寫著正義,卻鋪滿了風霜。“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你冷冷清清,你凄凄慘慘,然而你還在尋尋覓覓。你告訴我,你在尋找一種氣息,一種歷經(jīng)萬古也不會失去芳香的氣息。我明白,那是偉大。那么,我可以告訴你,你之后千秋萬代的人都可以告訴你,你尋找成功了。
偉大,從外面看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從里面看,則是一種無比智慧的穩(wěn)健。你曾為李陵說了一句話而遭到極刑,痛不欲生。你在《報任安書》中列舉了各項刑罰,八個“其次”已令人毛骨悚然,一個“最下”更是說得人魂飛魄散。然而就是這個“最下”,你遭受的正是這個“最下”!我以為,你會玉與石俱焚,血與火共熔;我以為,你最后留下的文字會是“名與節(jié)同在”“士可殺不可辱”?墒悄愕膫ゴ髤s是超越了世間的榮與辱,情與志,義與憤,生與死。你甚至冷靜而坦蕩地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是的,你就是那泰山頂上的一匹凌云馳騁的駿馬,撥開烏云,任歷史的陽光穿透自己的心靈,然后喚來一道閃電,以感天動地的巨響與你一起嘶喊出了《史記》!這是怎樣的一顆對先人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生負責,對歷史負責的灼灼之心啊!于是《史記》成就了一種偉大,你成就了一種偉大。
偉大,見勝于空間,是氣勢;見勝于時間,是韻味。“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你頗顯疲憊的心靈仍在高及仙境的地域流連,它牽系著萬古眾今。你不忍使《史記》夭折,不忍讓歷史凝滯。你可知道,你用你唯一的不忍打贏了這場人生之賭。你可知道,你這唯一不忍比任何東西都來得值得,來得壯烈。你與《史記》的情緣,終于使你找到了通往人生至境的秘笈。你與歷史的牽手,自然而然地泌出了霜籠月罩的氣韻。
司馬遷,我再次夢到了你。你正在天堂里縱觀我們中華大地的滄海桑田。你還在想些什么呢?還在為受極刑而“腸一日而九迥”嗎?你應(yīng)該看到有多少人受到你那錚錚如銅鼓般的話語的鼓舞,在挫折中磨礪,在逆境中奮起!你應(yīng)該聽見世人給予《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噓唏贊嘆!你應(yīng)該感覺到,我們中華大地,萬萬千歷史里的萬萬千中華子孫和你心靈的溝通!
司馬遷,此生我必將繼續(xù)與你在夢中的緣份,感受你芬芳的氣息,親歷你不朽的英魂,吸取你無盡的人格力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937042.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與地壇讀后感800字
詹天佑讀后感800字作文大全
讀三國演義有感800字
工作重在到位讀后感作文800字
《2012》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