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目送》讀后感1000字3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1000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語:整理了《目送》讀后感1000字3篇,歡迎閱讀!


  《目送》讀后感(一)


  喜歡龍應臺,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fā)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溫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fā)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從讀大學到現(xiàn)在工作,離家已有十載,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范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著看我吃飯,邊說“慢點吃,還有呢”;笑著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于嗎?半年后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脫那溫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只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因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數(shù)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為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回家里的機會,但經(jīng)過努力還是錯過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jīng)開動,只覺得心里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著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傆幸惶,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fā),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丶铱纯。


  將來,我們也會為人父母,看著曾經(jīng)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也會經(jīng)歷父母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你說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說我的眼里還有那“廣闊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輪回,為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后感(二)


  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龍應臺《目送》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希望可以碰到這樣的一本書:


  它所展現(xiàn)的,正是眼前我們所經(jīng)歷的生活。友誼,親情,愛情;生活,學習,娛樂。


  它最好不要說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閱讀障礙,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當然不能太過簡單、空洞、荒誕、離奇,或者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至少在我閱讀過程中或者閱讀過后,有一種隨時想要再打開重新閱讀一遍的沖動。


  它讓你忍不住拿起筆,在深深觸動你的句子處來回咀嚼、反復誦讀,然后謄寫在自己最寶貴的筆記上。


  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幸運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澀的歲月,我遇到了這樣的書。


  它在我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在所有所有空閑的時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觸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把它放在枕邊,睡前翻幾遍,嘴角帶著笑意,安然進入甜甜的睡夢中。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云流水間,萬物映在眼里。


  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


  作者如是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一個背影,看著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著我的背影,看著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里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里,我只能一個人走?墒俏抑溃麄冄壑械膿鷳n,他們眼中的不舍,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讀《不相信》,你能領悟到人生心靈旅程里最大的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正如書中所訴,曾經(jīng)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xiàn)在相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色即是空”,現(xiàn)在相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xiàn)在有點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xiàn)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后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對我而言,曾經(jīng)相信,曾經(jīng)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在一人走的路上,你只能是對時光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有人說,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為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去讀書吧。去找到這樣的書,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個你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當時。因為當時,稍縱,即逝。


  《目送》讀后感(三)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著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著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只關懷的手,也是不著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著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wǎng)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里一手拿一個顏色的發(fā)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后,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并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jīng)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是準備要一個人踏上征途嗎?


  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舍,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悅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帶微笑邁出了第一步,留給母親一個“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并肩作戰(zhàn),時刻充滿斗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悅。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么遙不可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947930.html

相關閱讀:高中讀后感作文:《羅密歐與茱麗葉》
孫正義的頭腦讀后感1000字
麥琪的禮物讀書筆記范文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
西游記的讀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