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800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

  何謂幸福?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

  字面意思是心理欲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tài),是幸福是人們在感受外部事物帶來內心的愉悅、安詳、平和、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

  還有很多定義,但都離不開一句話。那就是:幸福是順隨心意而感覺到的。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心意,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中的幸福,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對幸福的國家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在這里,我謹代表自己說出心中的幸福中國。

  古時有孔子的《大道之行也》。我個人認為其中的說法就是一種幸福。

  國家由品德高尚賢能有才的人管理,每一位公民都有素質,有道德。家人間其樂融融、朋友間真誠以待、鄰里間關系友好、即使是陌生人間也會互相幫助。這便是一種幸福。當然這只是小家的幸福,還不夠。

  現代有奮斗的目標為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發(fā)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環(huán)境優(yōu)美、生活殷實、人民安居樂業(yè)和綜合國力強盛的經濟、政治、文化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社會。鄧小平與江澤民先后提出我國的建設目標為小康社會。

  將以上兩個不同時期的看法融合一體,就可總結出三點。第一是經濟富裕:人要幸福就要有基本的物質保障。“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少吃少穿,整天為肚子發(fā)愁,是與幸福無緣的。要讓人們不斷增強幸福感,必須堅持發(fā)展,是財富更加豐饒充盈,蛋糕做得更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第二是社會公平。人在社會中只有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不受歧視,才會滋生幸福感。如果不公平,不公正,即使自己的收入比過去多,但看到在同樣付出的情況下,別人卻拿的更多,就會心理失衡,牢騷滿腹。特別是當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收入公平較收入增長更能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為了幸福,在做大蛋糕的同時,一定要公平的分好蛋糕。第三是良好心態(tài),幸福既然是一種主觀感受,除受制于客觀現實外,還與主管心境有很大關系。追求幸福,不僅要重物質,而且要重精神,不緊要改變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而且要改變心境,美化心境。

  幸福的國家是以幸福的人民為依靠的,這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949385.html

相關閱讀:寓言故事讀后感800字
暑假《青銅葵花》讀后感大全
《小豬唏哩呼!纷x后感800字
周恩來自傳讀后感800字
世界上最閃亮的人物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