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jīng)》讀后感800字
佚名
讀圣經(jīng)若望福音6章第5~13節(jié),我很震撼。面對眼前幾千饑餓的群眾,斐理伯很憂慮,也很無奈。老師耶穌試探他:“我們上哪里買東西給他們吃?”斐理伯回答:“即使花兩百塊銀子去買餅,恐怕一人也吃不上一塊呢。”與此同時,耶穌的另一個門徒安德肋卻在默默地工作著,他找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后只從一個小孩手里找到了五張餅和兩條魚,他很失望。五張餅和兩條魚對于五千群眾,無疑是杯水車薪。安德肋很為難地對老師說:“這五張餅和兩條魚如何能夠分給這么多人吃呢?”斐理伯不作為,耶穌考驗了他。安德肋努力做了,但沒有什么成效,因此他很失望。耶穌卻另有想法,他在安德肋工作的基礎(chǔ)上,顯了五餅二魚飽五千人的奇跡。
我們每一個人都處于今天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之中,面對世風日下,許多人見利忘義,為了錢、權(quán)、利而不顧一切,我們感到苦悶、憂憤、無奈,我們也像斐理伯一樣沒有作為。因為我們面對的一切太強大了,自己的力量又是那樣的弱小。“我該怎么做?恐怕做了也是白做。”我們的理由很充分。慢慢地,我們由心里不安,到心安理得再到沉默麻木,我們的心鈍化了,漸漸被社會環(huán)境所同化。作為一個基督徒,能保持自己不去或少去參與社會環(huán)境當中的錢、權(quán)、利的交易,就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所以,我們只滿足于盡量地保守自己。在生活中,如果遇見一個像安德肋那樣工作的人,我們也許會認為他太傻了,做的是一些沒用的事情。
其實,說到底,我們是對天主缺乏信心,對人缺乏愛心,我們不敢向前邁出一步。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是那樣的柔弱。面對印度的許多窮人的痛苦,由于愛,她的心不能安寧,愛,使她勇敢地走出教會,走進民間,深人到最窮的人群當中。她開辦嬰兒院、仁愛之家,把天主的愛顯示給那些無人收養(yǎng)、無人愛的孩子和病者、老人,讓孩子在愛中成長,讓病人、老人在尊嚴中逝去。以她弱小的身軀,靠著天主的大愛,成就了大事。
天主是全能的神,他希望他在世界上的兒女們能有所作為,他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他要求我們有所奉獻,他希望我們參與到他愛的工作中去。在我們微小工作的成果上,他要顯大奇跡,施大能力,來成就我們的事業(yè),也是他的事業(yè)。讓我們學習安德肋,踏踏實實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天主的能力在我們的工作之中彰顯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hougan/962113.html
相關(guān)閱讀:輪椅上的霍金讀后感800字
恰同學少年讀后感800字作文
武松打虎讀后感800字
塵埃落定讀后感800字
關(guān)于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