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堪稱是文學(xué)史上的奇跡,為大家精心搜集了2篇“讀《紅樓夢》有感范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讀《紅樓夢》有感范文(一)
有時候,就有些羨慕上一輩人。一輩子辛苦勞作,臨了卻還是懷念過去的時光——總還是有值得懷念的時光。
聽說那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餓著肚子下地,仍覺著自己從事著天地間最偉大的事業(yè)。不知道,那時真實的天是怎樣的,至少,讓一代人能一直念叨、在今天看來卻如此單調(diào)的歲月,曾經(jīng)讓這些人過得非常充實。
日子越來越好,現(xiàn)代的人,不用像從前一樣愁著吃穿,然而似乎沒有多少滿足和幸?裳浴8偁幦諠u激烈,經(jīng)濟(jì)飛速發(fā)展,人們所要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危機(jī)意識越來越強(qiáng)烈。終日奔波勞碌,除了平安、健康,這一代人,為著能過上不再令人憂心的生活而奮斗著,為著父母可安享晚年、為著子女不再有自己的遺憾而苦苦掙扎著。為著物質(zhì)的利益,極盡拼爹之能事、拼子之心力,將自己折磨成焦慮、抑郁癥、甚至大把脫發(fā)、白發(fā),提升詫異的眼神關(guān)注度和不必要的回頭率。
“老吾老”、“幼吾幼”,都無錯。關(guān)建是,想要給予的、真的是他們所需要的么?忙碌之余,聽過他們的心聲么?稍微停一停腳步,驀然回首,會不會覺得、原來只是自己想要的太多太多?
是否想過,當(dāng)理想生活真的實現(xiàn),又會是怎樣的一副情景?所有愿望都可達(dá)成,享受生活到無以復(fù)加時,一切、還有什么意義呢?是否打算立即生命終結(jié)、了此一生?或是將余下的大好光陰、平白浪費在不斷地尋找長生不死藥上?——可即便真可以不死,又有什么意義呢?活得太久、不會太孤寂么?
即便坐擁黃金萬兩,狂熱的欣喜悄然而褪時,當(dāng)寂靜的夜晚來臨,當(dāng)一人孤枕難眠,面對無聲四壁,不會有無盡的空虛、無盡的墜落感接踵而至么?——一貧如洗的歲月,整日思慮著明日的富貴榮華,有時又會不會感覺莫名的煩燥、覺得生活的索然無味呢?
人活于世,恐怕不僅是為吃飽穿暖、為著個人的物質(zhì)利益而來,否則人如何區(qū)別于其它動物成為萬物主宰,又如何能創(chuàng)造出燦爛輝煌的人類文明?人之所以可成為世界之王,是因為人有思想——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思想的生命個體,生命又是如此短暫脆弱,所以衍生平等自由、有“人權(quán)”一說。
一些西方國家,打著人權(quán)的幌子,做的事情卻讓人跌破眼鏡:辟如扔手機(jī)比賽、美臀比賽,辟如播報新聞的主播、可以一邊播報一邊脫衣,辟如?奔,辟如允許私人持槍械,辟如換妻游戲盛行、性派對司空見慣,辟如引渡犯下滔天罪行的士兵回國受審、而后變成無罪釋放……種種行徑,看來十分荒唐,除了可以認(rèn)為是私利盛行到極致、私利被維護(hù)到極致的一種體現(xiàn),實在想不出究竟還有怎樣的積極意義。
對個人利益的追求,發(fā)展到極致,便是私欲橫行。無道德、無黑白、無對錯。無準(zhǔn)則的社會,其行為其風(fēng)俗種種、將倒退至原始狀態(tài),只有爭斗廝殺,毫無秩序。人無心柱,必會亂性,手足無措。
“心柱”,即指靈魂。人,是一定要有靈魂的。這與物質(zhì)上的肉體是否死亡和消逝無關(guān)。一個有魂的人,會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想去做的是什么,自己此生所為何來。即使軀殼不再存在,至少也會給活著的人、留下些有價值的回味?上,有“魂”的人,似乎越來越少;老一輩人所遵崇的信仰,對年輕的一代、也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
人們追名逐利,房子越住越高檔,服飾越穿越漂亮,手機(jī)越來越新潮,交通工具越來越便利。與人會面熱聊,便是新置多少衣物家什、待遇多少、新居怎樣、升職請客、酒桌稱兄道弟、隔日卻形同陌路、、、、漸漸的,生活變得只剩下這些;漸漸的,迷失在這種不斷的應(yīng)付和虛榮里,當(dāng)真心正視自己時,會覺得世風(fēng)日下,更會覺得世態(tài)炎涼——美好的、真摯的情感似乎已不復(fù)存在。想不出為什么,也不明白自己要怎么做。渴望著被人關(guān)愛,卻從未付出真情,未曾做過什么努力。只是知道自己不再輕易相信、也不能相信,包括一切前世今生的哲言,和一切既定規(guī)則。
只是,人總是得相信點什么。都說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戲中人,所有不應(yīng)有觀眾。無法全身心投入、演繹自己的角色,豈不是會太寂寞?不然,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呢?
人有“魂”,其實這“魂”是自己定的。有意或者無意,有人生下便是有魂的,有人卻是后天才有的,這與每個人的受教育過程、社會閱歷有關(guān);天生者屬于無意,無意者會主動執(zhí)行自己的信條,并且以這樣的行為準(zhǔn)則去要求自己和他人;有意者,是凌駕于“有魂說”之上、刻意為自己而定,帶有一定的強(qiáng)迫性,強(qiáng)迫自己相信、強(qiáng)迫自己執(zhí)行。前一種人,過得較為幸福、至死也無憾;后一種,則痛苦一些——強(qiáng)迫性的痛苦,能夠逐漸適應(yīng)則好,不能適應(yīng),則一直會糾結(jié)無比。而最為苦痛、心態(tài)最易扭曲的,就是無“魂”者。
無魂者既無魂,或是相信有“魂”、卻還未找到自己的;或是根本不信有“魂”一說。這類人大多危險、非常衷于尋找刺激,乃至于做出種種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事情。說到底,終歸是臭皮囊一具,如同架沒有軸心的機(jī)器,瘋狂胡亂地運(yùn)作,離毀滅之時已不遠(yuǎn)。不知道未來的路,不想改變,也不在乎一切。像整日醉酒消沉者,大多是如此。
“靈魂”的找尋,是有別于“追求理想”的。“魂”是個人的為人準(zhǔn)則和價值所在,理想則可以包含責(zé)任,可以是為自己,也可以是他人。理想是一種美滿的生活狀態(tài),含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追求理想的路,大多走得艱辛。而“靈魂”,則只屬于自己,可以為之奮斗一生而樂此不疲,可以超越生死、慷慨從容面對一切肉體的折磨,可以經(jīng)受一切惡劣環(huán)境的考驗——亦可以駕馭、指揮他人做出一切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創(chuàng)造靈魂、傳播它且能植入他人人心者,則能為人主,為權(quán)勢追從者之有利工具。擁有靈魂的人是幸福的,他們終于知道自身存在的意義。
現(xiàn)代人,最缺少的、最需要的便是“靈魂”。除了利益,眼里、心里似乎已看不到、容不下別的事情。人們越來越世故,為著自身的私欲不惜一直處心積慮、費盡心機(jī),卻從未正視過自己是否還有靈魂、是否還是自己的主人。
《紅樓夢》里,有一段讓寶玉看著晦氣惡心的對聯(lián),“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曹先生落魄潦倒一生,稟性仍是高尚無比,他留給世人一部不完整的小說,卻讓多少代人奉為至寶。今人不能如寶玉無瑕,不能向曹先生一樣守得清貧,至少,總還可以保留點純真、和向往純真的心境吧。
“靈魂”,可以是種學(xué)說,可以是條準(zhǔn)則,可以是種美德,也可以是種純粹的心靈。以此獲得的途徑,無非兩種,一是教化宣揚(yáng),一是媒介引導(dǎo)。但首先,得有適用于今人、能引起共鳴的基礎(chǔ);還要有不含雜質(zhì)的傳播環(huán)境。找回失落的靈魂,是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可凌駕一切的傳播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動、和為人類文明進(jìn)步作出貢獻(xiàn)的決心。
讀《紅樓夢》有感范文(二)
“冷香丸”是薛寶釵形象塑造中的點睛之筆。它將其冷艷無情的形象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無疑,寶釵是美的。首先是表現(xiàn)在外貌上,她容貌豐美“眼如水杏,臉如銀盆,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紅”,又“肌骨瑩潤,肌膚豐澤”卻是天生麗質(zhì),而且正當(dāng)錦瑟年華顯出青春的鮮艷。但她更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她懂得淡極始知花更艷,又去追求素凈淡雅的美。她不施粉黛,不熏香,沒有胭脂氣,但卻富貴而舉止嫻雅。它的居處也是這樣“及至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供著數(shù)只菊花,兩部書,茶茶具而已。她的這番床上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這一番描寫使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她的這番審美趣味是高雅的,而她的外形也成為淡雅而艷麗的了。她的寓所蘅蕪苑給人的第一印象便可用淡雅二字概括,一如蘅蕪君本人。
寶釵天資聰慧,博學(xué)宏覽。幼年時富有文化教養(yǎng)的家庭環(huán)境和聰慧的心靈,形成她深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廣博的知識。她尤其深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清空淡雅之趣。其言,其行,其貌,其行無不顯示出這一審美情趣……但是,蘅蕪苑里的滿院的蘼蕪?fù)瑯与[藏著巨大的秘密。在蘅蕪苑里只見異藤香草,絕無凡花俗粉。這些香草來形容寶釵十分契合。但是這些香草除了磬香奇異之外還有一種特性:皆是爬藤植物。這些攀援植物皆有柔曲盤卷,隨緣自適,攀附她物橫亙而上的特性。以藏存身,以蓄媚俗。壓抑個性以適應(yīng)社會法則,這是寶釵性格的另一面。
寶釵希望讀書明理,做個眼前道路有經(jīng)緯的人。所以她受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縛不得從政,且待選入宮的路絕了之后,便把希望寄托在夫貴妻榮上,勸導(dǎo)寶玉走讀書上進(jìn)求取功名的路。這就與她一貫的冷相違背了,這是因為那顆熱衷功名的心。因此說寶釵是形“冷”心“熱”。
此外,寶釵在人際交往方面也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使用小惠的手段來拉攏人心。她送藥給寶玉時用“托”一字,說明她的動機(jī)十分復(fù)雜,首先是求有德的美名,其次才是同情之心這也是證明寶釵并非冷美人的有力證據(jù)。
她審時度勢,體察人心,常常能把恩的心思揣摩透。這并非壞事,究其本身來說倒是優(yōu)勢,但是她若是只將這些用于奉承上未免有點庸俗。
我個人覺得,再寶釵身上凝聚著許多智慧與傳統(tǒng)美德。試想我們在那人口眾多明爭暗斗的大觀園中得以生存發(fā)展,她的處事方法是必要的,結(jié)果也證明她的一套是卓有成效的。既然如此,在當(dāng)今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我們何不欣賞?何不借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duhougan/970615.html
相關(guān)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3篇
《三國演義》名著讀后感500字3篇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左右
《老人與海鷗》讀后感[400字]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30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