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網(wǎng)PQ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學習參考。
《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一
這本書叫做人類簡史,實際上并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和一般的歷史書卻完全不同,叫做“歷史哲學”應該更加恰當。因為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讀這本書之前最好對世界歷史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讀一遍那本由Leften Stavrianos 所寫的《全球通史》。書中不僅僅是對人類歷史事件的描述,同時融入了非常多的作者自己的觀點,按作者自己的觀點來說,他是在“軍事偵察衛(wèi)星”的高度來理清人類發(fā)展的脈絡。 他對很多歷史事件的分析有很獨特的見解和不同于他人的視角,這點還是很讓人另眼相看的。好吧,那我們也來用軍事偵察衛(wèi)星的高度來看一下這本書。
整本書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人和動物的區(qū)別是什么? 人不僅僅生活在一個客觀的世界里,而且還生活在人類自己虛構的世界里。人類社會可以給地球帶來這么大的變化,稱霸地上,因為不同于動物的是人類社會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合作(large scale cooperation),而動物們不可以。 對于“虛構”(fiction)這個概念,是作者非常強調(diào)的,也貫穿了整本書。作者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中很多的概念完全是人自己想象出來(而不存在的),例如等級觀念,男尊女卑,金錢,政府,信用體系,還有什么? 宗教。他認為宗教信仰的東西完全是人類自己在生存過程中自己想象出來的。人類之間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合作,因為大家可以信仰同樣的“神”,所以有同樣的道德標準,有同樣的信任。一句話,神是不存在的,只是憑空想象的。 到書的末了,作者幾乎是在一種狂喜的狀態(tài)下看待今天的人類,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人類可以太發(fā)達了,人未來自己就可以有永生了! 人要變成神了! (這就是從書名中,從動物到上帝的意思)。
《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二
第一章 人類
第一節(jié):智人(homo sapiens)
智人最早于250萬年前出現(xiàn)在東非。
在世界各地有至少10種不同的人種,大多分布在亞非大陸。尼安德特人,歐洲、中東;梭羅人,印尼爪哇島;弗洛勒斯人,印尼弗洛勒斯島,矮人;直立人,亞洲;丹尼索瓦人,俄羅斯;魯?shù)婪蛉耍瑬|非;匠人,東非。這些人種的演化都不是直線進行的。
第二節(jié) 直立行走
一個60KG的人,腦體積有1200-1400,占體重的2%-3%。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視野開闊了,但是也帶來了代價。身體支撐大腦,導致頸椎、背部疼痛變形。
女性尤其,直立后,雙腿要夾緊,產(chǎn)道變窄,而嬰兒腦大,生育死亡率要大于猩猩、大象等。只能在嬰兒不大、頭和身體柔軟時,盡量早的出生,因而嬰兒皆是未完全成熟就出生。而馬、貓等其他動物剛出生就能跑、四處覓食。
未成熟即出生帶來的影響是:
1、必須建立社會化關系,共同撫養(yǎng)嬰兒;
2、智人的嬰兒在子宮中像融化的玻璃,介于液態(tài)和固態(tài)之間,因而可塑性強,出生后可以進行再教育。
第三節(jié) 火
10萬年前,智人處于食物鏈的中端,只能食用用石頭敲碎大型動物吃剩下的骨髓。智人使用工具后,躍升為頂級捕食者。武裝的羊比沒有武裝的狼更可怕。其中掌握用火的關鍵。
火的作用:
1、光源
2、取暖
3、抵御敵人
4、改善環(huán)境
5、烹飪:烹飪可以食用不能消化的食物,殺死寄生蟲、節(jié)省咀嚼時間。身體最耗能的部分是腦和消化系統(tǒng),減低了消化系統(tǒng)的能耗,就可以將能量提供給大腦,從而促進大腦發(fā)育。
第四節(jié) 智人的來源
1、雜交假說:智人與其他人種,如尼安特人、直立人雜交后,行程人類。
2、取代假說:智人從東非出發(fā),到世界各地,將其他人種滅絕后,占領世界。這種觀點得到考古支持,也在政治上比較正確。
《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三
最近在看,記錄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筆記。不定期更新
1.人類一開始也像大猩猩或者貓一樣有不同的種類,比如獅子和老虎這種同屬貓科的不同,而不是白人黑人黃種人這種不同。現(xiàn)在的人類都是一種叫智人(現(xiàn)代人給自己取的名字)的后代。其他的則被淘汰or被智人取代咯。現(xiàn)代人仍有顯著不同而不認為是不同種類,因為可以互相交配繁衍后代,老虎和獅子就不能繁衍后代
2. 人類一開始都是狩獵和采集食物,所以當時都身形矯健,體型健美。但因為自然資源有限,所以不能大量繁衍。后來人類學會了種農(nóng)作物,可以獲得更多糧食養(yǎng)活更多的人?此瓢艳r(nóng)作物馴服了,其實也可以說是被馴服了,因為要種小麥,長期在田里勞作(服侍小麥以取得更大產(chǎn)量),人類體型都發(fā)生了變化,新的脊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因為有了家畜家禽,天花麻疹肺結核等疾病也出現(xiàn)了。農(nóng)業(yè)革命產(chǎn)生了更多的糧食,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雖然人類整體上繁衍最成功的動物,但是作為個體的人的幸福并沒有因此增加,所以作者說農(nóng)業(yè)革命是騙局
3. 人類都是“早產(chǎn)兒”。為什么小馬小羊一生下來就會跑跳了,而人類還需要十幾個月才能獨立行走。因為獨立行走使女性臀部變窄,產(chǎn)道寬度受限制,嬰兒太大分娩死亡率就大,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早點生下來。
4.人類因為八卦而發(fā)展壯大。“八卦理論”是說人類交流不僅有簡單的傳遞實際信息,比如“前面有食物”“有獅子”,還會“八卦”部落里誰可信誰狡猾,這樣就能不斷擴大部落人數(shù)而且保證更緊密復雜的合作關系。而一般動物則語言比較單調(diào)更不可能有更深層次的交流。直到今天八卦還是大家的天性。“嚼舌根的人,所掌握的正是最早的第四權利”
5. ?甜食和油膩食物的欲望是天性。現(xiàn)代人有歷史記載的幾千年,而之前1萬年人類都是務農(nóng)或畜牧,在之前幾萬年人類都是在狩獵和采集。所以最近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現(xiàn)代化,只不過歷史的一瞬間。所以現(xiàn)代人的很多社會和心理問題從農(nóng)業(yè)時代就開始塑型,只不過環(huán)境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沖突和性欲還保留著狩獵采集者頭腦中的樣子。舉例,高熱量食物的偏好,幾萬年錢的采集者來說,高熱量食物,甜食非常罕見,永遠供不應求,一旦遇到可能來源:熟透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為止,否則等附近的其他動物也發(fā)現(xiàn)了可能就一個也吃不到了。這種大口吃下高熱量食物的本能就根植在我們的基因里了。“貪吃基因”理論已經(jīng)得到廣泛接受。哈,人類一直都是吃貨。
6.有學家認為古代采集部落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對多。所以孩子爸爸不容易確認,都共同撫養(yǎng),所以女人為了當個好麻麻,就該和不同的男人做愛,而女人一旦懷孕了,便會找更多男人,以便讓孩子擁有更多優(yōu)秀特質(zhì)。(因為他們當時可不知道孩子只能有一個父親-現(xiàn)代胚胎學發(fā)展之后人類才知道的啊)(覺得原始人有點呆萌)
7.早期人類也是殘忍(動物生存下去的本能),比如一個群居部落可能會因為覺得食物有限而殺死小孩,或者殺死不能在提供勞動力的年邁老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061642.html
相關閱讀:綠野仙蹤讀書筆記
英語讀書筆記格式
讀書筆記大全-《一分鐘》讀書筆記
紅樓夢讀書筆記5000字
格列佛游記好詞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