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讀了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被里面某些章節(jié)(例如《拜占庭的陷落》、《亨德爾的復活》還有《南極爭奪戰(zhàn)》等)所描繪的人類特定時刻所展示出來的光輝無比的信仰和精神所深深感動?赐赀@本書之后軟件對應地推送了茨威格的其他作品,其中就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也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特別為中國讀者所熟知,國內(nèi)還翻拍過中國版的電影和電視劇,由知名演員拍攝完成播出,口碑和票房都還不錯。在我的印象里茨威格的作品應該只有這一部中短篇小說在國內(nèi)有這種程度的翻拍和演繹,足見這本小說在國內(nèi)的影響力之大。
我第一次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在差不多快20年前,那時候還是個單純不懂事的小學生。在那個物質(zhì)和精神都十分貧乏的時代,讀小說大抵可以算是一種比較高端的精神享受。家里面有個書房,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書,我每天放學就在里面翻書看。剛開始只是放學了看,后來發(fā)展到把書偷偷帶去學校,上課的時候也藏在桌子下面看,然后回家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也一邊擺一本書在旁邊看。
然后有一天發(fā)現(xiàn)一本叫做《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小說,當時根據(jù)書名還默默地猜測了一下這會不會是本黃色小說(為自己當時的腦洞所折服)?!因為有一次公然在吃飯的時候看《紅樓夢》被我媽發(fā)現(xiàn),然后說我小小年紀看這種書不合適(其實我當時根本沒看懂里面少兒不宜的部分(攤手),以為我媽是在反對賈寶玉和林黛玉早戀)。所以對于某些我自己界定的含有早戀情節(jié)的“黃色小說”,我會采取很多特殊方法躲著看。
我特意挑了一個父母都不在家的周末,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書房里,攤開一些課本兒做掩護以防爸媽突然回家,然后躲在課本兒后面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是我孩童記憶里面讀到過的印象最深刻的書之一(另外兩本一是偷看的我媽摘抄的一個筆記本里面的懸疑小說叫《303號房間的秘密》;另一本是卡夫卡的《變形記》)。我完全沒有想到一開始情節(jié)就很緊湊,展開得很快(我那個時候最討厭看有些書前面描寫景色介紹人物背景就能扯100多頁那種),才剛讀了沒多少就已經(jīng)可以很深切地自我代入到那個給作家寫信的陌生女人的敘述和感受中。
在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我一直默默地希望自己可以讀慢一點,希望這個可憐女人的際遇可以有好的扭轉(zhuǎn),希望作家有一天可以認出她來,愛上她,甚至和她一起生活。當時還是一個孩子的我,被小說里面茨威格所描寫的那個可憐女人的悲慘遭遇所打動,為她對作家毫無條件的一往情深而嘆息。特別是讀到她最后一次帶著羞憤和恥辱離開作家的家,撞見作家男仆的時候,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她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到最后小說結(jié)束的時候,我本來以為作家知道這一切之后大概會痛哭流涕地紀念這個他生命中沒有太多存在感的陌生女人。結(jié)果結(jié)尾處戛然而止,一切都停在了那個空空的藍色花瓶和突然而起的一陣穿堂風中。我當時覺得心里面簡直堵了幾個大沙包,恨不能自己給他再補個幾萬字的大結(jié)局來舒緩我心中的悲傷和郁悶。
我小時候讀過好多書(很慚愧地發(fā)現(xiàn)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大部分的好書都是在一個孩子的時候讀到的),受年齡、知識積累和人生閱歷的限制,很多書都是囫圇吞棗地草草掃過,并沒有在當時的頭腦中形成特別深刻的印象。
但是這本書就像是用刻刀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所有的情節(jié)和當時閱讀時的感受,還可以很清晰地回想起來。有此可見茨威格在刻畫女性情感和內(nèi)心的描寫方面確實是個偉大的大師,作為一個男性作家,卻可以用這么細膩的筆觸寫出讓女性可以自我代入的故事,震撼人心。
看完這本小說之后,我郁悶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本小說簡直都快顛覆我當時幼小心靈中對愛情的所有認知了。一個十來歲的小女生,一個靠看童話故事里面“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的小姑娘,終于知道了原來成人世界里面的感情這么復雜,愛情的結(jié)局原來可以這么凄涼和悲慘。
然后差不多快20年之后,昨天我又重讀了這本小說,重溫了里面的各種細節(jié)。由于大致記得所有的情節(jié)和結(jié)局,在重讀之前,我的腦海中只有小時候讀完這本書時的震撼感和現(xiàn)在回想起所有情節(jié)的不可思議感。在現(xiàn)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女性已經(jīng)不是男性的附屬,讀書筆記www.i1766.com愛情已經(jīng)是一個平等的概念,不存在需要某一方卑躬屈膝地需要另一方的施舍來維持的一種感情。我在讀之前想著現(xiàn)在的我一定不會再相信世界上會有這么傻的陌生女人,默默付出自己的一生愛著一個根本不知道她存在的男人。
不過在重讀的過程中,我還是會漸漸被文中的那個陌生女人所打動,茨威格很令人信服地描繪了各種細節(jié)告訴讀者這個女人是如何從一個孩子開始被那個作家慢慢吸引并愛上他的。我再一次被這個陌生女人的悲慘命運所深深打動,我甚至在腦海中給那個被女人愛慕的作家補齊各種有血有肉的特征,讓他的魅力更真實更有說服力一些。在茨威格的筆觸下,我仿佛又走入了書中,成為了那個正在寫信的陌生女人,隨著她的自述經(jīng)歷著她人生中和作家有所交集的那些短暫的瞬間,為她心情的跌宕起伏而產(chǎn)生同樣的感觸。讀到最后的高潮,結(jié)局再一次戛然而止,只留下了一股淡淡的憂傷。已經(jīng)死去的女人就像藍色花瓶中已經(jīng)消失的白玫瑰,永遠也不會再回來,那突然升起的一陣穿堂風,也只能撩動那沓厚厚的信紙,提醒作家在他的生命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這么一個女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092485.html
相關(guān)閱讀:讀書筆記之《給教師的建議》
昆蟲記讀書筆記600字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大全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萬年牢》讀書筆記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