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歷經(jīng)磨難,《長征故事》讀書筆記800字。不僅要面對冰雪覆蓋的高山、波濤洶涌的江河,還要與兇惡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激烈的斗爭。然而,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沒有屈服,勇敢面對困難,用自己頑強毅力,完成歷史使命,成為世界歷史上的一場偉大壯舉。
紅軍長征途中,硝煙彌漫,危機重重。我們的戰(zhàn)士巧施計策,憑著機智、勇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草帽計》中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賀龍師長為保護戰(zhàn)士,靈活運用軍事戰(zhàn)術。他命令戰(zhàn)士們?nèi)酉虏菝,繼續(xù)行軍。驕陽似火,敵人忍受不住煎熬,紛紛搶著戴上了紅軍戰(zhàn)士“贈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會兒空中彈如雨下,敵人被自己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落花流水。從這件事中看出,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團結一致,戰(zhàn)勝了強大無比的敵人!敦S碑》中有這樣一段故事:為了讓一位戰(zhàn)士溫暖些,軍需處長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讓給了那位戰(zhàn)士,結果自己凍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難道那位軍需處長沒有權利穿那棉衣嗎?不,他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讓戰(zhàn)士們受苦。這就是紅軍的優(yōu)秀品質,令人稱頌。
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紅軍戰(zhàn)士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智慧、友誼、團結、頑強……這些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們。作為小學生,我們時刻要以長征精神為動力,刻苦鉆研,勤奮學習,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我們國家與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它們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國家,甚至想法設法搞分裂。面對這些丑陋的行為,我們應該以長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時刻來維護國家利益,使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新學期,我上了五年級,作業(yè)比以前多了雙倍,我感到害怕,居然選擇了退縮。今天,我讀了《紅軍長征故事》,清醒地認識到與紅軍戰(zhàn)士相比,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想起來真不應該啊!
兩萬五千里長征令世人矚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時刻提醒我們青少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與美好,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又是誰給予我們的呢?是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是偉大的共產(chǎn)黨,他們用血肉之軀建起了一座新的長城。我們的中國,我們的民族,也是在這座長城上站起來的。多少歲月的滄桑,抹去不了戰(zhàn)士們豪邁的話語和不屈的精神,那一個個動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斷啟迪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經(jīng)久不衰。
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動。在那殘酷的戰(zhàn)斗年代,環(huán)境惡劣,物資缺乏。作為老軍需處長,他完全有機會自己先穿上溫暖的棉衣,讀書筆記大全《《長征故事》讀書筆記800字》。但是,他為了戰(zhàn)士們不受凍,他想盡各種辦法,把為數(shù)不多的棉衣全部發(fā)給了戰(zhàn)士們,而自己卻寧可挨凍,最后永遠地走了。他舍身為人,時刻為他人著想,他把別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生命的結束,不代表精神的結束,生前的一點一滴都會被他人銘記。舍己為人,雖死猶生。
在過草地時,紅軍戰(zhàn)士小蘭為了保護傷員,把自己的一代麥粉丟了。小蘭為了不讓大家擔心,把野菜放進了包里。幾天后,她因營養(yǎng)不良而昏了過去,大家這才知道小蘭的處境。于是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把小蘭的包中填滿了麥粉。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麥粉》。是啊,一袋麥粉的事兒有多大,但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這區(qū)區(qū)一袋麥粉,展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團結一心的品質。自己少吃一點就會多了一個人走出草地,奉獻的一份份愛心也是團結力量的表現(xiàn)。
這兩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經(jīng)歷,每一次春秋游,,媽媽都會為我準備美味可口的壽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著糯米與黃瓜、火腿、蛋皮、肉松,那口味真是棒極了!每次我都會帶兩大盒?蓜偠松喜妥,無數(shù)的小手伸了過來,拿走了許多,我都只能吃到可憐的幾個。雖然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但每次總覺得心中有點委屈。不過,當我讀完這兩個故事,我覺得,我的這些分享,相比較紅軍戰(zhàn)士們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我應該高興才對,怎么會感到委屈呢?當我想到這,紅軍戰(zhàn)士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又一次高大起來,自己也渾身充滿了力量。
去年八歲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張家界旅游,在翻越天子山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辛苦和勞累。走了三個多小時,還沒走出天子山。我開始耍無賴,一定要媽媽讓我坐轎子。媽媽讓我看那些皮膚幽黑、汗流夾背、步履艱難的轎夫叔叔,還給我講了許多紅軍長征的故事,在“長征精神”的鼓舞下,我們勝利地走出了天子山。
“長征”是什么?“長征”中發(fā)生了哪些故事?為了對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作進一步的了解,媽媽給我買了《長征的故事》這本書,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后,再一次被振憾,許多的感動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1934年10月,由于我們共產(chǎn)黨由于某些領導人的錯誤領導,敵強我弱,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遭到失敗,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fā),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支主力隊伍終于在陜北勝利會師。黨中央領導核心得以勝利轉移到延安,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
《長征的故事》一書中許多鮮活、典型的人物和事例,我都歷歷在目。“周恩來帶病走長征”“愛兵如愛子”“揮淚斬坐騎”“一雙布鞋”“吃毒草救人”“兩塊牛蹄骨”“一袋干糧”“芳妞脫險”等等。一個個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周恩來帶病走長征”中剛過大渡河,周總理就病了,高燒達到昏迷狀態(tài),當時紅軍什么藥都沒有,醫(yī)護人員千方百計去找藥,被總理制止了。爬雪山時,總理堅持不搞特殊化,不坐擔架堅持自己走路,不給部隊添麻煩,不吃群眾送的丁點東西,這樣的總理讓我肅然起敬。我一直在想什么樣的人才有魅力,什么樣的人讓人尊重。周總理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動別人,用正確的行動帶領大家,這樣的才更有魅力,這樣的人才更讓人去愛戴。我是我們班上的文藝宣傳委員,曾經(jīng)因為工作辛苦,同學的不支持而哭泣過、氣餒過。比起紅軍長征的困難,這真的不算什么。遇到困難時,我要更加振作,積極面對,以身作責,以德服人,我想我的班干部工作會更加出色。“揮淚斬坐騎”中紅軍過草地,糧食已經(jīng)吃光了,野菜也,牛皮腰帶也吃完了。許多戰(zhàn)士餓得倒了,彭德懷命令將他心愛的坐騎——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一起殺掉給戰(zhàn)士們吃。牲口倒下了,大黑騾子也倒下了,老飼養(yǎng)員撲了上去抱住大黑騾子的脖子失聲痛哭,彭德懷的眼睛也濕潤了?吹竭@里,我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紅軍的生活條件太艱苦了,要吃沒得吃,要穿沒得穿,要是我在當時也一定舍不得殺自己心愛的坐騎。
更多讀后感范文進入讀后感大全:http:///duhougan/
更多讀書筆記范文進入讀書筆記大全:http:///dushubiji/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航裉煳覈煜轮v話的主題是弘揚長征精神,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鐵流瀉處,哪里沒有一曲動人的悲歌?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里沒有浸透著紅軍戰(zhàn)友的熱血?是什么力量把中華民族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不辭,前仆后繼地奔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失敗后,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jù)地,準備與二、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過半。12月,黎平會議后,紅軍改變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fā)。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占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會后,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斗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后,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xù)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zhèn)與陜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結束。長征中的作戰(zhàn),更是在敵強我弱,紅軍兵力、裝備居于絕對劣勢且無后方依托的戰(zhàn)況下進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長江天險,強渡大渡河,激戰(zhàn)臘子口,跨越雪山草地,挖野菜,吃樹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難,……
敬愛的黨組織:在建黨91周年之際,我們開始了紅色書籍學習的熱潮。自己也在此之間看了一本王樹增的《長征》。從這本書了自己了解了很多關于長征的事跡。紅軍在1934年開始的長征,它對人類歷史進程具有著巨大的影響,為新中國的誕生扎下了基礎。閱讀長征,重新走上長征路,走過那千山萬水,感受那風霜雪雨,去認識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中杰出的共產(chǎn)黨人和行進在這支隊伍中的偉大紅軍士兵。長征十分偉大,一組數(shù)字表明了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犧牲的遠征:長征跨越了中國15個省份,轉戰(zhàn)面積的總和比許多歐洲國家的國土面積都大。長征翻閱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脈,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終年積雪。長征渡過了30多條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洶涌的險峻的峽谷大江。長征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那片人跡罕至的濕地面積幾乎和法國的國土的國土面積相等。不久這樣,在漫長的長征途中中國工農(nóng)紅軍始終在饑餓、寒冷、傷病和死亡的威脅下和數(shù)十倍于己的敵人的追擊、堵截與合圍中、遭遇的戰(zhàn)斗在400場以上。平均3天就發(fā)生一次激烈的大戰(zhàn),還需要平均每天急行軍 50公里以上,宗軍程遠遠超過2萬5千里。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的遠征。中國工農(nóng)紅軍轉戰(zhàn)大半個中國,一路浴血奮戰(zhàn),舍生忘死,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傳播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練習課》教學反思空間觀念作為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在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被明確地提出,足以說明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是新課程理念下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生應具備的一種基本數(shù)學素質。而練習作為一種突出學生實踐知識能力運用的教學手段,在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將知識點的傳授與學生的練習檢測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學生知識融會貫通的掌握,對于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做練習時,更多的學生都是憑著對知識的零散記憶進行解決問題,而我試圖想傳達給他們的是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策略。之所以想上這么一節(jié)練習課,是受到劉延革老師的啟發(fā)。一次外出聽課,按計劃劉延革老師要給我們上一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練習課》,但由于和原班老師沒有溝通好,孩子們都沒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因此劉老師當場換了另外一節(jié)課上。不過事后,她又大致跟我們講了一下她的這節(jié)《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練習課》。聽完之后,我茅塞頓開,想著有機會我也要嘗試上一節(jié)這么有意思的練習課。上這堂課之前,我考慮到兩點:一是如何讓學生上好練習課,使學生在練習中樂此不疲,提高復習效果,最重要是要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二是練習課要以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為……
《長江之歌》教學設計、反思西安車輛中學何培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長江的知識,加深對長江的敬愛之情。2、理解歌曲內(nèi)涵,用歌聲表現(xiàn)對長江的深切情感,激發(fā)學生對母親河——長江的敬愛之情。3、初步體會旋律進行的特點與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的聯(lián)系,通過分析歌曲結構,初步體會旋律進行的特點與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1、了解有關長江的知識,加深對長江的敬愛之情。2、通過分析歌詞內(nèi)涵、歌曲結構,感受音樂情緒。教學難點:1、理解歌曲創(chuàng)作特點與歌曲情緒的聯(lián)系。2、用歌聲表現(xiàn)對長江的深切情感。教材分析:《長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風格的進行曲。它們氣勢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長江的波瀾壯闊、曲折回轉的情景,樂曲用單三部曲式寫成A+B+A+尾聲的結構。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我們上學期曾經(jīng)學習過一首有關長江的歌曲,還記得是什么名字嗎?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們哺育了江河沿岸億萬的華夏人民,被稱作“母親河”,你對長江還有哪些了解?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我們就一起隨音樂來領略一下長江的風姿。二、感受欣賞1、初聽《長江之歌》,初步感受作品2、簡介曲作者1983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部非常具有影響力的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里面的主題……
弘揚長征精神 共筑繁榮夢想 趙云龍 選送單位:農(nóng)行西橋支行風險管理部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的詩詞里,二萬五千里長征不過細浪泥丸,風雨險阻,驚濤駭浪,只能是長征路途的芬芳,就著汗水釀成一壺時代的烈酒! ∑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中國這個飽經(jīng)滄桑、千瘡百孔的國度經(jīng)歷了近代各種不正義的戰(zhàn)爭,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遭受了強敵的入侵,可是我們沒有屈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换味^,建黨已有九十五周年,距離長征勝利也有八十周年。當年坑坑洼洼的巷道,都被平整寬敞的瀝青路代替,路兩旁的低矮平房也拔地而起成了一棟棟大廈。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再也沒有,我國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生活一天天好了,孩子老人的笑臉一天天多了。寒冷的黑龍江,春天也如此溫暖! ∧翘焓窍奶彀恚e來無事在松花江畔散步。干凈的廣場上,七八歲的孩子在一塊嬉鬧玩耍,他們的父母在一旁看著孩子也嘮……
今年是紅軍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80周年。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長征途中,紅軍所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所罕見的。但是,千難萬險壓不倒、壓不垮氣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紅軍戰(zhàn)士。偉大的長征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如今,作為一名扎根基層的社區(qū)工作者,在工作上,同樣也需要長征知難而進的精神。遇到工作上的困難,我們必須努力去克服,不能把繁雜的工作擺在一旁,先把輕松的做了,然后對繁雜的工作互相推諉。想一想長征的那些老前輩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不好好地珍惜,又如何能對得起他們? 我們要做群眾的貼心人,不能讓居民敬而遠之,所以我們要深入群眾,經(jīng)常到居民家中去走訪,了解群眾所需所急,切實幫助群眾處理棘手問題、解決實際困難;把群眾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堅定正確的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讓我們發(fā)揚長征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斗,迎接新的長征。……
長征精神專題輔導講座有感(一) 重溫長征故事 感悟長征精神 歷史是一座大寶庫,我們總是能在其中收獲感悟,甚至是心靈上的震撼。8月5日,武警總部政治工作部創(chuàng)作室主任王樹增同志的一場長征精神專題輔導講座,似乎讓我去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激情燃燒的歲月,講座下來,內(nèi)心依然感覺震撼無比,久久無法恢復平靜。 整場講座,王樹增同志沒有像一般的歷史陳述那樣去講述整個長征事件,他講述得最多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事例,始終保持著對人的高度關注,透露出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那一個個蕩氣回腸的人物故事,就像一套組合拳般,震撼著聆聽者的心靈。有幾個數(shù)據(jù)讓我印象深刻,紅軍各個師團的官兵平均年齡大多只有十八九歲,有的甚至不到十八歲,中央紅軍出發(fā)時有12位師長,長征途中,3死9傷,這12位師長從中央紅軍出發(fā)的那一刻起,一共只有22條胳膊!那么,是什么將這群十八九歲的毛頭小伙子們聚集在一起的?又是什么讓這群年輕人舍棄生死去完成這個人類史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長征大事件的?我想,唯有信仰二字才能詮釋他們的行為動機。唯有信仰,才會讓這只年輕的隊伍,在長征途中怎么打都沒有散;唯有信仰,才會讓他們在長征途中哪怕流血犧牲也全然不懼;唯有信仰,才會在被敵人俘獲時,保持氣節(jié),選擇慷慨就義! ≌弥v座,讓我感受到王樹增同志對黨和黨的事業(yè)的那份真切的關心,對黨員這一崇高身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105775.html
相關閱讀:《我在美國做媽媽》讀書筆記200字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450字
《一千零一夜》讀書筆記
根鳥讀書筆記好詞好句摘抄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組織行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