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讀書筆記之孔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孔子的學問是什么?
孔子的學問就是他的生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耳,七十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中一共有十四個態(tài)度,讀懂十四個態(tài)度,讀懂孔子。
1.仁
仁是人類當下的狀態(tài),是人原本的心,是人原來的生活,聽憑當下的直覺,不是學習理智,不是去努力適應矯揉造作的生活。
仁離我們遠嗎?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好似離得很近,但實現(xiàn)也很難。我們的心,都有不走天然路的可能。
2.樂
樂的態(tài)度指人的心境安而自在。尋求樂有兩種途徑:1.向內尋找。2.向外尋找。孔子的儒家思想堅持的是內尋,樂在心上,放下找的時候便是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樂分三種:一是苦對應的樂;二是依賴于環(huán)境的樂;三是無條件的樂。而孔子的樂就是這種無條件的樂,無論貧富貴賤,一樣開心。
3.訥言敏行
少說多做。仁者羞于說好聽的話,謾罵的話,不但說出來他覺得不安,就連聽此種話都覺得不安。
子曰:君子恥于言,而過于行。也就是說說的比做的多,是讓君子很羞恥的一件事。
4.看自己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是為了滿足自我興趣或滿足一個好奇心所學,為人則是存了利益目的所學。為己是忘我,不求利益;為人所行為手段,目的不單純。
5.看當下
當下就是心在一個地方,盯住自己的心。心是生活中的決定部分,心與生活不能分開,普通人的心總是滑脫。也就是說做一件事不要心不在焉。
6.反宗教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說你別瞎琢磨鬼神,生死的事情了,宗教與看當下的態(tài)度是相反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112596.html

相關閱讀:《人類簡史》讀書筆記_4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摘抄
三嚴三實讀書筆記
大學生廉潔教育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