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讀書筆記。作者亞當·斯密是英國政治經(jīng)濟學古典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該書初版于1776年,與美國的《獨立宣言》同年發(fā)表。
亞當·斯密被奉為“經(jīng)濟學之父”。而《國富論》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時間里,先后贏得了無數(shù)榮譽:“西方經(jīng)濟學的‘圣經(jīng)”、“經(jīng)濟學的百科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10本書之一” 等。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認為“從最終效果來看,這也許是迄今最重要的書”,“這本書對人類幸福做出的貢獻,超過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貢獻的總和”。
更為眾多經(jīng)濟學家所“迷惑”的是,亞當·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這本經(jīng)濟學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們今天經(jīng)濟活動和經(jīng)濟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結構嚴謹,無懈可擊。
在《國富論》里,亞當·斯密在否定重農主義和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說明了分工和貿易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國家的職責和收入來源。全書分為5 篇,作者在《導論及全書設計》中說,“本書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說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并說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么性質。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具體而言,第一篇討論的是勞動生產力改良的原因,以及產品在不同階層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第二篇討論的是資產的分類、性質、儲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羅馬帝王衰落之后,歐洲農業(yè)發(fā)展所受的制約及其農村的衰落,和商業(yè)城市興起的實際,探討了財富增長的不同路徑。第四篇則在此基礎上,從當時最受推崇的重商主義開始,論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種政治經(jīng)濟體系的后果。第五篇則討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方向和收入來源。
亞當·斯密在論述所有問題時,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這個前提總是被他或隱或顯的提及:在經(jīng)濟生活中,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經(jīng)濟的出發(fā)點是利己心。斯密在全書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
1. “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每一個行為的動機,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jīng)濟行為的推動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個社會福利。
2. 勞動率增長的關鍵在于分工協(xié)作。斯密在書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針業(yè)為例子,來說明分工所帶來的生產率的巨大改進,讀書筆記大全《國富論讀書筆記》。分工以及勞動的劃分促進了專業(yè)化作業(yè)。而對專業(yè)化作業(yè)的追求,導致了工廠制度的誕生。
3. 勞動價值論。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論述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值時,提出了勞動價值理論。作者開篇就說道,一個人是貧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但自分工完全確立以來,各人所需要的物品,僅有極小部分仰給于自己勞動,最大部分卻須仰給于他人勞動。所以,他是貧是富,要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換言之,要看他能夠購買多少勞動。一個人占有某貨物,但不愿自己消費,而愿用以交換他物,對他說來,這貨物的價值,等于使他能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量。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斯密同時否定了舊重農主義所謂土地是價值的重要來源的論點。
4. 主張“自由放任”的經(jīng)濟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經(jīng)濟學體系”中,討論了兩種經(jīng)濟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自由放任。作者極力論述了無論根據(jù)重商主義還是其他原則,對幾乎所有商品的進口實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認為,“為阻止進口或減少進口而設立的關稅,則顯然是既破壞貿易自由也有損于關稅收入的。”。他極力倡導自由貿易。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像個人與個人之間那樣實行分工。他認為國家不應對商業(yè)加以任何限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國家的充分發(fā)展和繁榮。
5. 政治經(jīng)濟學的目的。斯密認為政治經(jīng)濟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在于協(xié)調社會中人與人的利益,并避免犧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經(jīng)濟學的目標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來”。
6. 政府在經(jīng)濟活動中的責任。斯密主張限制國家干預經(jīng)濟。國家的職責應該是維護國家安全、環(huán)境的和平安全、個人公平競爭,并避免各種壟斷。換言之,國家應充當?shù)氖鞘匾谷说慕巧?/p>
7. 政府的開支。政府的開支體現(xiàn)著政府的責任,政府的開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維護國家尊嚴。在論述“建立和維持不能為個人帶來利潤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時,斯密還特別詳述了“為社會商業(yè)提供便利”和“促進人民教育”的開支。
8. 國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來自賦稅。斯密否定了舊重商主義所謂國家應該儲存大量金幣的做法,也否定了國家靠經(jīng)營專屬于自己的公共資本或土地以獲取收入的做法。他認為那樣“看似對人民個人無損,但其實是對全社會造成了損害。”他主張為社會全體利益考慮,“不如拍賣王室領地,分配給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則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來替代。換言之,“人民必須從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繳給君主或國家,以彌補公共收入。”
9. 賦稅四原則:1公平 2穩(wěn)定 3征收便利 4遵守經(jīng)濟原則,避免妨礙人民經(jīng)營和給人民增加更多負擔。
讀罷此書,我最深的感受,是亞當·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嚴密論證,開創(chuàng)了經(jīng)濟學科的理性思辨?zhèn)鹘y(tǒng)。真不愧是經(jīng)濟學科的“奠基”之作。國內經(jīng)濟學家,哪怕是一些權威學者,都應該好好的首先繼承這個傳統(tǒng),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觀點。當然,國內也有一批斯密忠實的學生,仍然在世的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秦暉、人大農發(fā)學院院長溫鐵軍,天則經(jīng)濟研究所創(chuàng)辦人矛于軾,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等,他們腳踏實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讀書筆記 凱恩斯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與馬歇爾的《經(jīng) 濟學原理》是西方經(jīng)濟學史上三部劃時代的著作。 《國富論》為古典經(jīng)濟自由主 義奠定了基礎, 《經(jīng)濟學原理》則是新古典經(jīng)濟學的代表,為經(jīng)濟自由主義作了 總結,而《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作為凱恩斯主義的經(jīng)典之作,標志著凱恩斯主 義這一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形成。 進入 20 世紀,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矛盾,先后發(fā)生了多 次世界性的經(jīng)濟危機,特別是 1929-1933 年的世界經(jīng)濟大危機,企業(yè)紛紛倒閉, 大批工人失業(yè),購買力下降,市場供求力量失衡,這一嚴重的現(xiàn)實使得新、舊古 典經(jīng)濟學理論陷入“經(jīng)濟學危機” 凱恩斯的《就業(yè)利息與貨幣通論》是由于力 。 圖挽救這次“經(jīng)濟學危機”而被稱為對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的“革命”的。它的核心問題 是如何解決就業(yè),以緩解市場供求力量失衡的問題。 本書共分 6 篇 24 章。第一篇引論中,批評了李嘉圖及其以后的資產階級經(jīng) 濟學家如約翰、穆勒、馬歇爾、庇古等人的兩個“前提” :一、工資等于勞動力 的邊際產物; 當就業(yè)量不變時, 二、 工資的效用正好等于該就業(yè)量的邊際負效用, 這僅適用于一種特例……
英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fā)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秶徽摗返木幷唏R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jīng)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他像后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里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仿佛全身裝著天線,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收藏而寫的,它對經(jīng)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huán)境。" 國人對《國富論》并不陌生,但多將它看作有二百多年歷史的經(jīng)濟學說而束之高閣,除了高校經(jīng)管類學生被導師要求閱讀之外,普羅大眾看過這本書的估計不多。 《國富論》全書共……
每個國家成員的勞動都是為本國國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這部分產品換取外國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響一國成員數(shù)量多少的原因,也就 是說勞動提供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數(shù)量的多少的原因。斯密說有兩個:一個是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生產力,一個就是從事有用勞動和無用勞動的 比例。相對這兩點,第一點的影響更大,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文明未開化的種族中,人民有時候必須拋棄或者殺死其中的老弱病殘,以保證種族的延續(xù);在 許多文明開化的社會中,總是有許多從事無用的勞動的人,比如古代的官員和軍隊! 勞動分工使得同樣數(shù)量的人,生產的商品大大增加。這要歸因于三種情況:第一,每一個工人只從事一種工作,能提高勞動熟練程度;第二,節(jié)約了從一種工作 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間;第三,發(fā)明了一些機器,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那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么,因為在人類族群內部是禁止偷盜和搶劫,所以某個人想要獲得某 種物品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己勞動獲得,一種通過交換獲得。在族群內,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于制造弓矢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專心制作弓矢比自己去打獵更 有利;比如善于造房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專心造房比種田更有利,于是他們就是專心從事某種勞動了,分工就產生了。交換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換能力即市 場范圍的制約。因為市場太小,勞動者無法……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經(jīng)濟史、經(jīng)濟學說史和財政學,可以說既是一部經(jīng)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jīng)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敻坏脑慈鞘裁?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么,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shù)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設備的創(chuàng)新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姑苷J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于說,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yè),或是土地變?yōu)樗接,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囊中! ∮纱,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fā)生之后,……
為何這本書有如此重大的意義呢?閱讀過本書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本書不僅為經(jīng)濟學的開山之作,而且當中的經(jīng)濟學思想?yún)s十分縝密,確實可以稱的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里面的很多思想仍為我們現(xiàn)在所用,經(jīng)久不衰! 趧臃止に枷耄止に枷胛覀冏钤缟显高中學政治時期提到的社會三次大分工,到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人類社會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三次社會大分工。三次社會分工帶來生產力的三次飛躍使亞當.斯 密充分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勞工分工可以充分提高勞動效率。例如平時資本家們生產產品,都是讓工人一人對一臺機器的生產,而到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時候, 汽車的生產首次利用上了流水線作業(yè)的方法,每個工人都有屬于自己零件的任務分工,他們不用在一個人或幾個人對著一輛車子工作,每個的工作似乎都是一擰螺絲 那么簡單,可是分工后出來的效果卻是企業(yè)效益的高度暴漲,這就是勞動分工思想的魔力! ‰A 級論,首次提出了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關系,屬于生產關系之間相互矛盾卻又相互依賴的關系,地主為了取得高額利潤而抬高地租,資產階級 又要為了減少成本和提高利潤而與地主討價還價和降低工人工資或提高工人勞動時間。而工人的目的就是少干點活以及提高自己的工資而與資本家進行交涉,甚至罷 工與暴力革命。這生產關系的三環(huán)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缺一不可。其實這個思想在我國……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一書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jié),印象非常深刻。教學媒體能使給學生生動形象,給他們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可以從各個渠道,,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 ‖F(xiàn)代的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fā)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很清楚的呈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體會。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讓這些教學理念由從抽象到具體,在實際工作中實施這些新的理念: 一、終身學習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jīng)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 “活到老學到老”。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
《魏書生教育教學理論》節(jié)選,主要講的是民主化管理和科學化管理兩方面內容。讀完這本書實在受益匪淺,魏書生的教育思想真正實現(xiàn)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切實做到了為學生服務! ∫韵路謨蓚方面談感受: 一、 民主化管理 魏書生擔任實驗中學校長與書記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如今還擔任教育局的局長,一年平均外出開會4個月,從不請人代上一節(jié)語文課,他學期之初即進行期未考試,一學期教材他用30多課時就講完了;他不批作業(yè),不改作文,但他的學生在升學成績卻能比重點中學平均高7.8分……面對這一切讓人驚訝的事實,我們不禁要問:魏書生究意依靠什么保證教學的成功? 我們認真研究魏書生的教學管理經(jīng)驗后,就會發(fā)現(xiàn),魏書生管理藝術的核心有兩個字:民主! ∥豪蠋熤鲝 ‚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采取的具體實施方式就是‚承包責任制‛,將各項班級日常工作細化,承包給個人,專責管理,從而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的大好局面。這種舉措大大強化了個人的責任心,充分激發(fā)了班級各成員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強大的團隊合力,集體推進了班級的各項工作! ∶裰骰俏簳〉媒逃晒Φ囊E。‚學生學習積極性這么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161894.html
相關閱讀:《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讀書筆記(上)
初中生《歌德談話錄》讀書筆記
《長腿叔叔》讀書筆記1000字
《浪漫鼠德佩羅》讀書筆記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