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jǐn)?shù)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芍^曠世奇書。個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xué)、人性修養(yǎng)、軍事哲學(xué)、養(yǎng)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jīng)》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jīng)》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rèn)為此書有一種獨(dú)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渴望汲取《道德經(jīng)》中的精華。畢竟,人性的虛榮與欲望充斥其中。而我們沒有足夠的定力去靜心、凈心。少私寡欲。所以,我們要學(xué)“道”。
如果我問你什么是“道”,你可能會講出一大堆東西,別人聽得云里霧里,甚至連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講什么。似乎沒有人能給道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解釋。老子在第一章開頭就做了詮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币簿褪钦f,道要是能說出來,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們難以理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于此,我們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紅塵,頓入空門的高僧道佬。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這本書的意義就太淺了。當(dāng)在我緊蹙雙眉而對“道”一頭霧水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醒了我,老子認(rèn)為“道”就好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虛懷若谷,包容天地,以無欲普濟(jì)生靈,借虛懷渡盡群生。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yǎng)萬物,水就是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但它所承載的道,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165202.html
相關(guān)閱讀:《生命的驕傲》讀書筆記
《百年孤獨(dú)》讀書筆記500字
《幸運(yùn)的套鞋》的讀書筆記
繁星春水200字讀書筆記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書筆記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