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琳《遠離現(xiàn)場的制作初體驗》
一般媒體要嚴禁有償新聞,《焦點訪談》還要嚴禁“有償不聞”。巨大的誘惑擺在我們面前,目的就是不要拍攝、不要播出。而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都將導致虛假新聞。
??劉慶生《用事實說話》
像所有的成年人一樣,我在完成了自己青年時代的歲月更迭后,在許多時候,開始慣性地去苛責少年的善感與狂傲、他們的稚氣與單純,我以為我很成熟,而我懵然不知少年情懷正在離我遠去。
??鄧蕾《玻璃少年》
一部片子雖然拍攝到的只是一個抗日的平民英雄,但是這無數(shù)的英雄累積出來的力量足以讓整個民族自豪。
無奈,時光荏苒,不少昔日的英杰相繼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只能盡自己的力量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我們想用影像記錄下盡量多的抗戰(zhàn)英雄。
??曹紅晨《永遠的記憶》
第二天一早,拉薩的陽光從窗戶照進病房,十分燦爛。這一夜睡得非常踏實,一睜眼,就看見了窗外的布拉達宮,宏偉而鮮艷,比我想象的要好看許多。頓時覺得,生死之間原來并不復雜,只隔了一層空氣,很容易就一躍而過,不費力氣,也不費腦力。能證明你還活著的證據(jù)就是:有感覺、有想法、有恐懼。
??劉愛民《車禍,一個夸張的玩笑》
平衡是什么?梅爾文?門徹的《新聞報道與寫作》里給的定義是:盡可能給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證的一方說話的機會。
??柴靜《話語權的另一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194230.html
相關閱讀: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字
《倔強的小紅軍》400字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4篇
數(shù)學教師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