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德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編者按】本篇重點闡述了儒家精神的核心訴求,充分說明了后秦漢之儒與先秦之儒的本質(zhì)區(qū)別。先秦之儒,儒家學說更像是一種精神哲學,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物質(zhì)、人與自我”之間的一種和諧關系。是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后秦漢之儒,儒家更多變成權貴統(tǒng)治者麻痹治下的工具,閹割掉了獨立思考,只有禮儀與秩序被留下。對于老百姓來說,儒家學說變成了一碗成功學心靈雞湯,只有“修心修身齊家,才能有治國平天下游戲的參與權”,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的互為因果關系其本質(zhì)就是成功學模式。
試問我們今日之復興儒學,到底要復興哪一種,是以天下為己任,獨立有擔當?shù)南惹刂;還是失去了獨立人格,被權力閹割的后漢之儒?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08034.html
相關閱讀:《淘氣包馬小跳》的讀后感
課程與教師 讀書筆記
《玩甲蟲的孩子達爾文》讀書筆記350字
《童年》讀書筆記400字7篇
《基督教神學思想史》讀書筆記(1)